快讯
A股反弹到反转条件具备了?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问中表示,“下一阶段,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4月以来,央行推出再贷款规模达4400亿元,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2000亿元、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400亿元、增加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和将推出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纾困中小微企业和特殊困难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4月27日至今,A股经历了一轮反弹,表现为:行业板块普涨,且前期跌幅较大的成长板块跑赢大盘。市场趋势性反转需验证基本面数据的改善和企业盈利重回上行,当前A股企业业绩增速尚未见底,盈利能力改善也需要时间。
2022年以来,A股估值普遍下修,同时企业盈利仍承压。估值端,年初至今,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涨跌幅的估值贡献分别为:-17.75%、 -19.56%、-16.27%;创业板指、中小板指、科创50涨跌幅的估值贡献分别为:-22.36%、-19.17%、 -13.22%,EPS贡献分别为:-6.67%、-3.56%、-14.49%。盈利端,当前企业业绩增速尚未见底,盈利能力改善仍需时间。成长能力来看,2022年一季报,全部A股营收增速为11.2%,归母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全A归母净利润增速或在2022年中触底;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一季报,全部A股ROE为8.4%,自2021年中起持续下行。
另外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当前A股配置性价比仍较好。从风险溢价角度看,当前万得全A股权风险溢价为3.28%,已接近2020年3月的水平;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主要股指PE位于历史相对低位,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市盈率分别位于2010年以来的28%、39%、5%和4%分位。
当前市场仍处于超跌后的反弹阶段,具体到行业配置上,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稳增长相关,如“银行、房地产、建材”等;二是受益国内疫情边际好转的部分消费品,如“食品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