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波动市定增狂揽金,组合投资能否提高胜率?融

时间:2022-06-20 19:29

  目前赛事已过半程。

  定价日之后3-5个工作日会进行竞价。基本上竞价日一个上午就要去确定它的发行价格。在一个上午的时间内,可能价格的变化幅度会比较大,所有参与方都一直在报价。有一些机构的决策流程比较长的,比较难去应对这种现场的变化,大部分可能是提前定一个价格。所以我们认为,作为一家私募机构,融投资产在报价环节是具有优势的。

  第二点,定增是这两年才变得比较好的一个赛道。新规发布之前,很少有人涉足定增这一领域。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资金,它会有一些特定的投研领域,包括它的产品的属性,以及合同的规定方面,就不支持它去参与定增。

  融投资产是从2020年开始涉足定增,目前已经投了32个标的,其中出现破发的大概2~3只。作为第一轮吃螃蟹的人,融投资产赚到了第一波的收益,也积累了经验,我们认为定增和一般的股票投资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就是我们的优势。

  能否谈谈当前国内定增市场的现状?您认为当前投资者配置定增产品的优势是什么?未来几年甚至十年,定增还会是一个好赛道么?

  我们从2020年开始做定增到现在,我认为这一轮定增大概能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一年的时间里,很多定增项目用的还是“老规”,新规实施后,新走流程的定增项目才适用新规。这一阶段的投资者比较谨慎,新进的资金以观望为主。

  原来做传统的定增的一些机构,有些项目他们还没有退出,另外前几年做定增的收益也不太合适,所以大多在观望。

  这个阶段融投开始介入项目,很多项目都是低价,基本上定价在8折或者说更低的折扣,当时有个项目是6.4折的标的,赚钱效益非常明显。我们当时感觉到定增的赛道非常好,要着重在定增策略的研发。

  第二阶段,是2021年2月到2021年底。因为前一年定增新规执行得非常好,第一批参与的机构已经做了一轮到一轮半的定增,收益比较不错,赚钱效应也有。大家的资金量都提高了,期间也涌现出很多明星项目。比如宁德时代也在这个阶段发过定增。出现了很多基于定增的投资结构,比如说融资锁定折扣的结构,慢慢地很多机构都参与到定增中来。

  在这一阶段内,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很火,连续几十天的交易量突破万亿元,市场的资金量比较充沛,导致一些热门标的的折扣偏高。当时融投参与的很多项目,已经到85折,甚至有些项目已经到了93折、95折,好标的、好价格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了。

  第三阶段就是目前定增市场的状态。从今年年初至今,春节是一个分水岭,因为春节期间定增项目是比较少的。

  本来春节期间的定增项目就少,春节过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大盘走势较弱,波动偏大,原本计划发定增的公司股价跌得比较多。一方面可能公司同样的股份数量募集的资金不够,另一方面可能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摊薄老股东的权益也会比较多,所以上市公司即使过会也一直在观望。

  还有一个是上市公司担心定价后遇到股价下跌,定增的折扣会被抹平,这样定增就不会有人参与了,另外上海疫情对一些资金方的影响也比较大。现在可能一周会有3~4个定增项目,参与资金比较多,基本上是抢项目的状态,基本上发出来的也都是九几折。

  不过近期融投也中了一个折扣在78折左右的定增项目,折扣上还是比较理想的。目前的现状应当是一个资金在等项目的状态。随着疫情缓解、指数企稳,还有近期的一个新能源行业龙头的比较大的定增项目发出之后,市面上的资金可能会稍微少一些。

  融投在配置上会把握好单个项目的折扣,虽然进度会慢一点,但不着急。因为今年整体上权益类基金的收益不会特别好,我们主要是把每一个项目考察好,争取每个项目都赚到钱,使组合整体实现盈利。

  虽然可能达不到去年的一个收益率,但是我们认为,定增组合在接下来的几年还是有赚钱机会的。我还是比较有信心,我们主要是要把资金投出去,平均有个20%左右的“安全垫”。对比目前的大盘来说,大盘整体下跌20%的概率非常小,因此我们认为如果组合构建合适的话,还是有望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未来我认为定增会是一个好的赛道。传统的股票竞价交易属于存量博弈,赚的钱是在不同股东手里流转的钱,只要赚钱肯定会有人亏钱,我认为它的量是有限的,盈利难以做得非常大。

  而定增是把钱交给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去进行项目投资、并购重组等实业。我们赚到的是上市公司拿着我们的钱去创造的额外收益,这是一个增量市场,或者说是一块新增的蛋糕。

  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会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未来十年经济总量有望超越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芯片、工业制造等各方面,都会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融投资产认为,定增投资就是看多中国,投资中国实业,是分享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我注意到近年来私募参与打新、定增十分频繁,融投资产除了定增有没有参与打新这一块?可否对比一下当前定增和打新的投资机会?

  这里的打新应该指的是网下打新,我们没有参与网下打新这一块。

  对于私募来讲,对于新的投资方式私募一般是会第一批次去尝试的,网下打新跟定增的区别,主要还是在投研能力上。网下打新更多是一种交易行为,只是用我们的牌照,然后去参与打新,拿到一个股票上市之前的价格,上市之后进行卖出。

  网下打新的门槛主要在于规模,所以很多量化机构、银行资管、保险都在做,我们可以看到收益收敛的也非常明显。预测的收益和实际落地的收益存在差距。最近破发的新股也比较多。因为参与的人多、门槛低,网下打新对投研要求也不高,所以说在对融投资产来讲,参与网下打新体现不出我们自身的管理能力。

  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我认为网下打新的这种形式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实际能赚多少钱,其实也不好说。

  此外,打新还是属于存量博弈,我们认为定增跟打新在这一块还是不太一样。像我刚才说的,定增还是创造了一些社会价值。

  定增解禁以后,“抢跑”的行为还是比较少,毕竟还有很多行业资本是长期持有的,不是说解禁了之后就卖出,真正落地的收益还是比较多的。这是我认为打新和定增之间比较大的区别。

  定增的股票通常有一定的锁定期,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波动或者说不确定性,融投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定增的锁定期对产品的流动性有无影响?

  通过定增拿到8折的折扣,带来的代价其实就是有半年的锁定期。锁定期中间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波动只是个股层面的波动。如果我们构建起定增组合的话,组合的整体波动是不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比较早的就把定增项目以组合的模式去落地。

  比如一个亿规模的产品,如果我们只投一只股票的话,它每天股价的涨跌就是我这只产品的波动。如果我们一次性投了10只股票,每次定增都有8折的折扣,当资金投完并回到产品的时候,产品净值其实是1.25。在这个基础上再叠加10只股票作为一个组合的整体波动,它的波动实际上是相对较小的。

  另外,能发定增的股票在整个市场里边实际上是属于质地相对较好的,相关的门槛比较高,起码财务上不会有太大问题,业绩上基本都是盈利的,业绩亏损的股票很少。

  本来定增可以挑选的股票就比市场上的好,然后我们会去做一些风格,包括行业上的分散,力求使组合的整体波动优于大盘。如果大盘出现今年这种无差别的下跌,组合肯定也会也有所回撤,但我们还是有定增的一个“安全垫”,因此整体的波动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募完资后我们会跟投资人进行沟通,只要产品开始投资项目了,期间我们也不会开放募集,直至完成两轮定增后进行结算。如果期间有新的投资人,我们会再进行下一个产品的募集,因此不会太影响原有产品的流动性。

  融投的定增策略可以容纳的资金量大概是多少?资金量的增长是否会影响原有策略的运作模式?

  我认为目前的资金容量是比较大的,因为新的定增项目是持续不断在发行的,每个项目都能承载一定的资金量。有新的资金进入以后,融投资产也是准备新的产品。因为参与的定增项目其实是不同的,可能一家公司一年里要发两次定增,新的产品可以去接新定增项目,对于老产品持有的定增项目不会有影响。

  所以资金量的增长不会影响整个策略的运行,我们可以在新的定增项目里面去选择,进行优中选优。具体的策略容量,可能跟时间相关,也跟定增项目发行的速度有关。比如说这半年它可能加起来一共只有20个项目,可能就承载不了特别大的资金量,但是我们可能也会去做一些现金理财。

  除了定增策略外,融投资产对其他策略有无布局?未来会不会在定增策略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除了定增之外,融投还有主观交易,也有FOF产品和量化交易。这两年最大的量以及策略重点都在于定增,同时我们的FOF其实也做得非常好。

  我们FOF的投资逻辑是半仓的指数增强,追求一个长时间跑赢市场的阿尔法,然后另外半仓我们会滚动配置一些中性的产品,包括CTA策略、债券策略,等于说进行一个大类资产配置。

  融投资产会以年为周期去做一些预判,根据预判的大类资产的价格波动,去选择一个比较长期的投资。未来我们的定增策略也会去加入一些别的方式,比如说解禁以后,如果有特别好的一些标的,在产品的锁定期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做一些量化底仓,然后增厚一些收益。

  另外我们的闲置资金也会做一些现金管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也会做一些对冲策略。比如说有一些单个标的股价已经翻倍了,是不是可以用融资融券,包括一些场外期权把这个收益给锁住。这些策略我们也都在持续的在研发,之后也会有具体的产品落地。

  融投资产参与第二届华西证券“金华彩杯”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

  我们参与华西证券的“金华彩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我们跟华西证券也合作了很长时间,华西证券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也希望在华西证券举办的赛事上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排名,然后也是我们一个好的合作的开始。

  第二也是希望融投的策略和投资方式,能通过“金华彩杯”让更多投资者去知道和了解,也希望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跟我们多多交流一些具体落地的策略,还有对一些具体标的的看法,我们都会很虚心地跟大家去学习。

  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做好自己的投资。今年应该整个市场上风险和波动都比较大,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安全垫的投资方式,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希望我们的这种投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能为更多投资人创造收益。

  文中观点仅代表受访私募,不代表其他任何机构,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对投资者亦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