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如何理解LPR降长不降短?信达宏观:对于稳房贷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套住房按揭利率可在5年期LPR下再减20bp,此次5年期LPR大幅下调,住房按揭利率下限再减15bp,政策面稳房贷的决心可见之大。今年以来,多个城市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放松限购限售政策,有望与房贷利率下调形成合力,带动房地产销售逐步回暖。
一年期LPR维持不变,主要与今年以来短贷需求不弱,央行助企纾困更多靠结构性政策工具,疫情是消费经营活动最大制约等因素有关。
1)今年以来基建兜底,短贷需求不弱。2022年1-4月短期贷款较去年同期明显多增,尤其是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均同比多增1万亿以上。这与今年以来基建回暖关联较大,各地集中开工,施工企业存在补充营运资金的需求。
2)央行助企纾困更多靠结构性政策工具。3月以来实体经济受疫情冲击,叠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面对这样的困境,央行推出多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助企纾困,既可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又可以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贵问题。
3)疫情是消费、经营贷收缩的根源,降LPR并非最有效的方式。2021年二季度以来,住户经营性和消费性贷款增速明显下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和经营活动双双受限,相关贷款需求被压制。在这样的情境下,降LPR以刺激信贷需求的方式治标不治本。当前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新模式下,经济有望企稳复苏。
三、经济迎难而上,需要推出重磅增量政策
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限制。今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主动作为应对“三重压力”,在第一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效。包括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1-3月社融信贷实现增长、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等等。4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压力加大,内部受疫情冲击,外部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货币政策能做的已越来越有限。
经济迎难而上,需要推出重磅增量政策。稳增长需要更加积极有力的财政政策,一是今年专项债发行前置,为保证下半年基建投资具备强度,需要财政进一步支持。二是消费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时对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亟需政策纾困。三是公共财政捉襟见肘,未来常态化核酸检测等抗疫支出只增不减,也需要资金补充。我们认为“增量政策工具”或为增发国债,大概率在下半年,规模可能超万亿,重点支持基建、消费与抗疫,支撑经济强力回升,向全年预定目标迈进。
- 上一篇:6月6日弘润石化石油焦价格平稳
- 下一篇:银保监会:全面摸排银行保险机构“三会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