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突发,重磅利好!外资狂买这些股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资本市场方面,会议指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上述会议内容,一方面为迷茫的市场明确了发展方向,树立了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也部署安排了后续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伴随后续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落地,企业困境将得到明显缓解,宏观经济有望触底回升,股市也将迎来久违的配置机会。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资本市场将从发行端和资金端来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一是稳步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尽快打通发行环节堵点。核心在于构建可预期、充分博弈、充分竞争的市场生态,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二是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预计证监会将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规则,鼓励和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和理财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同时,也将对外资给予更多便利化措施,防止外资外迁。
茅台YYDS!外资近21亿抄底
上周,A股市场剧烈震荡,北上资金趁机抄底,净买入51.15亿元,连续第3周加仓。
分市场看,北上资金调仓迹象明显,代表蓝筹股的沪股通被净卖出45.83亿元,代表成长股的深股通则被大幅净买入96.97亿元,为年内第2大周净买入。
上周也是4月的最后一周,4月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逾63亿元。
大部分行业上周都获得北上资金加仓,新能源赛道成为加仓重点,申万电气设备行业获得21.86亿元的净买入,为唯一净买入超20亿元的行业;行业景气度高的化工行业获得17.14亿元的净买入,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13行业也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加仓。
银行业被净卖出逾30亿元,不过减仓主要集中在人事动荡的招商银行,钢铁、医药生物2行业也被净卖出超10亿元。
北上资金上周净买入贵州茅台20.94亿元,为上周唯一净买入超20亿元的个股,这也是北上资金连续第5周加仓,持仓市值也重回1500亿以上。季报后,券商纷纷发表研报看好,其中招商证券最乐观,给贵州茅台最高2800元目标价,较现价高近1000元。
恩捷股份、美的集团、兖矿能源、歌尔股份等逾70股上周也获得北上资金的超亿元的加仓。
大比例加仓东航物流。北上资金4月斥资3.58亿元加仓东航物流1532万股,占流动股的9.65%,为4月增持股数占流通股本最高的个股。
此外,4月北上资金净买入三全食品7.83亿元,增持3958万股,占流通股本的6.28%,总持仓由月初548万股,增至目前4506万股,增仓幅度达722%。斯达半导、恒润股份、天顺风能4月也获得北上资金增持超流通股3%的股份,紫江企业、博迁新材、国茂股份等7股则获得北上资金增持超流通股2%的股份。
本周大比例解禁股名单来了
上周A股市场解禁压力较之前有所减小,同时由于政策等利好因素,市场出现反弹。
从当下的市值来看,本周A股的解禁压力依然较小,解禁家数56家,解禁市值仅352.10亿元,比上周的解禁规模少近150亿。
数据显示,下周将有10家公司解禁比例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其中有5家是创业板公司。解禁比例最大的是主板的中际联合,解禁比例达45%,解禁市值为21.31亿元;科创板公司联测科技紧随其后,解禁比例达39.38%,解禁市值为9.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解禁市值最大的股票是中环股份,其解禁市值为77.57亿元,解禁比例为6.15%。
解禁股东为大家资产管理、国泰君安、中国人寿等机构投资者。本次解禁为中环股份在2021年11月5日的定增,当时定增价格为45.27元/股,共增发19881万股,按照中环股份上周五收盘价30.02元/股计算,所有参与增发的机构当前浮亏约14%。
此外,芯片半导体龙头北方华创周四也将出现解禁,本次解禁比例为5.30%,解禁市值66.82亿元。
本次解禁为北方华创在2021年11月4日的定增,当时的定增价格为304元/股,共增发2796万股,按照北方华创上周五收盘价239元/股计算,所有参与的增发机构目前浮亏超20%。
A股史上4次底部特征
近日上证指数时隔近两年下破3000点,最低跌至2863点,此后重新站上3000点。一时间,本轮调整底部在哪里,成为市场热议焦点。
先来看看上证指数2000年以来K线图,其中的四个历史级别大底部,可以说是得到市场普遍认同,对应时点分别是2005年6月的998点、2008年10月的1664点、2013年6月的1849点以及2019年1月的2440点。
回首过去4次历史底部背后,均出现了政策底-市场底组合。比如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救市三大政策和四万亿投资计划;2012年发改委密集批复逾万亿元基建投资项目,同时险资、国家队集体增持A股;2018年高层针对股市波动发声、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及2019年初央行全面降准等。
除了政策利好之外,此前4次大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部分个股足够便宜。比如2008年上证指数1664点时期,所有个股滚动市盈率中位数18.51倍,接近63%的个股市盈率低于30倍。
此外,包括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国盛证券等众多研报,认为3月16日低点构成政策底。
招商证券指出,A股阶段性底部区域往往伴随产业资本增持明显增加或净减持下降。据统计,4月份产业资本净减持已经创出去年以来月度最低,净减持金额不到100亿元。这一数据表明,产业资本已经不想低价卖出股权了。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回购潮也再度兴起。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470多家公司合计回购近300亿元。不仅仅是产业资本,一向有着抄底之王的北向资金也扭转了3月份大举净卖出的趋势,4月以来净买入60多亿元。此外,今年备受煎熬的公募基金也发起了自购潮,凸显对后市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