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罕见,四部门重磅发声!

时间:2022-05-14 09:47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纷纷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一行两会一局分析研判了前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央行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市场稳定,维护经济稳定;银保监会提出了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力度、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等10大举措,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证监会会议强调,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会议强调,要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研判和预期引导,强化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在市场最为艰难的时候,多部门罕见出手,足以见得政策对于市场的积极态度,维稳和打气的意图非常明显。事实上,3月16日金融委会议之后,市场大多认为“政策底”的即将到来,然而市场表现却依旧羸弱。那么从历史表现上看,“政策底”与“市场底”其实并不同步。那么,从“政策底”到“市场底”,还有多远?

  复盘历史几次“政策底”

  2005年,上证指数在一年内从1800点左右跌至1000点左右,并在1000到1200点间横盘,最大跌幅超40%,股市经历了从2001年开始的四年熊市。从2005年1月开始,高层陆续密集出台救市政策。1月降低印花税率,2月释放险资入市信号、降息,4月股权分置改革开始。直至6月,“市场底”初现,上证指数跌至998点,市场开始反转。“政策底”领先于“市场底”约4个月。

  2008年,受次贷危机影响,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6092点开始,在1年内暴跌超70%至1706点。当年9月,开始释放三大救市政策,包括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汇金出手购入四大行股票、国企回购,再加上“四万亿”政策的刺激,市场预期全面转变,“市场底”在“政策底”2个月后开始出现。

  2009年开始的持续四年多震荡下跌的熊市,从政策“施救”的时间点来看,证监会从2012年9月前后即开始发布相关利好政策,包括降低交易手续费、10月暂停IPO、汇金购入银行股等。但市场在次年7月前后才见底,“市场底”迟于“政策底”9个月左右。

  2015年7月股灾事件。从当年的6月27日降息降准到7月9日公安部出动,政府密集出台了各类救市政策,参与的部门也包含了十余个监管及其它众多机构势力。以6月27日降息降准为标志到8月的触底反弹,“政策底”到“市场底”时间约1.5个月。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市场流动性受制等多因素影响,上证指数从1月的3587点开始一年时间跌至2440点。当年10月开始释放政策利好,市场于2019年1月企稳后回升,开启了近2年的阶段性成长股牛市。“政策底”到“市场底”时间约2.5个月。

  
 

  从2008年以来几轮经验看,“政策底”到“经济底”大约需要3-6个月时间不等。尽管历史复盘的研究往往被诟病于刻舟求剑,机械的统计回顾并无大用,但资本市场反应与投资者行为具有历史依赖性,历史总在重演,因此复盘的视角至关重要。

  当前市场估值几何?

  绝对的底部在哪,什么时候到来?事实上,并没有人能够精准回答。而此时我们值得重视的,往往是底部区域的投资价值,

  从2022年沪深A股及港股的表现来看,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回调显著,市场估值已经经历明显回调。当前A股市场估值重新回到历史相对低位水平,港股估值处于历史极端低位。

  
 

  
 

  如何看待后市机会?

  海通证券荀玉根表示,今年以来,股票市场走得非常弱,很多人担心会不会是“大熊市”。整体来看,虽然年初在各种负面因素冲击下,市场跌得比较急。但展望未来,市场有望慢慢“填坑”,从寒冬中慢慢走向春天。目前,政策底已经很明确了。而从政策底到业绩底期间,都是布局期。整体来看,上半年A股主线是稳增长,下半年将围绕复苏主线。其中,全年价值略占优,成长阶段占优。

  广发基金刘格菘表示,随着一季度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并不悲观,而从产业发展以及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思考,当前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资人能够保持耐心。

  上投摩根杜猛认为,经过了一年多的调整,A股市场包括港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回落到了合理甚至部分低估的状态。此外2022年我们依然会看到中国的一些新兴产业继续蓬勃向上,从更长期看,新兴产业的崛起有望成为中国未来10-20年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证券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或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