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市场利率创阶段新低,4月末流动性仍充裕!
所有期限品种年化利率都在1%~2.3%之间,整体不高。而且18个期限品种除了深交所的7天、14天和182天三个品种小幅上涨外,其余品种全部以下跌报收,下跌占比达83.3%,可见国债逆回购年化利率走低明显。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期品种多数下行。其中隔夜品种下行0.9bp报1.294%,7天期下行13.3bp报1.804%,14天期持平报1.971%,1个月期下行0.8bp报2.222%。其余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也都下行走低,可见银行间利率也在下降。
从近期走势上看,Shibor隔夜持续走低,4月以来都在2%之下运行,而本周以来再度回落,均在1.5%之下徘徊,再次体现着市场资金面较宽松。
// 后期流动性如何? //
信达证券李一爽分析认为,在外部约束下,博弈总量政策放松的空间收窄,意味着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受到抑制,后续随着疫情的冲击减轻,经济逐步企稳,收益率在下半年可能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
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调不变,资金面的宽松有望延续至5月中旬。在这样的状态下,短期内债券市场的震荡格局可能还要延续。
西部证券张静静则分析认为,宽信用仍是2022年最确定性的方向:政策往往是每年货币信用数据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在稳增长大背景下货币信用数据大概率逐步积极。2022年下半年货币信用环境展望:1)社融高点或在三季度,信用结构有望显著改善。预计2022年全年社融新增33.2万亿,社融增速年内高点在三季度达到11.2%,年末回落至10.6%。在社融增速触顶回落的过程中,对社融同比多增贡献的主体也将发生变化。信贷,特别是企业中长期与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接棒政府债券成为社融增量主要2)结构性工具仍是宽信用关键,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于近期落地:有望增加8000亿信贷规模。疫情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经成为了人民银行保持信贷平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最近央行提供了新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及普惠养老再贷款工具的细节,二者目前设定的总规模合计2400亿元,叠加已明确增加的支小支农再贷款额度和使用量超出预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今年将带来的信贷增量有望达到8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