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疫情下的基金人

时间:2022-04-18 12:50

  公司启动了最小化办公机制,没有被隔离的同事被分为了A岗和B岗,隔周交替上班。再后来,为了确保在封楼的极端情况下业务不停歇,我们又启动了夜间以及周末值守的“C岗”,建立起了7*24小时驻场模式。

  原本我在公司值夜班,得知了第二天凌晨将实施浦东浦西切块式封控,虽然只带了一两件换洗的衣物,但我却毅然决定留在公司。这一呆,就至少是9天。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我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努力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你看,其实基金经理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不过是努力工作的普通人罢了。但是呢,我也一直坚信:接受平庸,也能迎来自己的精彩。

  好了,正式地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张胤,是财通基金的基金经理,之前是一位深耕医药的研究员,一干就是十年。本硕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系。在做行业研究员的10年间,我培养了独立思考、注重提前判断的工作习惯。面对投资中的众多不确定性,我也力争在克服人性弱点的同时,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面对风浪,要坦然应对,生活中往往也是这样。自在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我就做好了在公司长期作战的准备:一切如常,平常心对待。但从本轮疫情的传播特点来看,加强针的接种或许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而动态清零坚定目标或也预示着国家未来对医药的投入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虽然在这一场疫情中,我无法化身白衣战士与疫情抗争,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为持有人的信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