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当好投资者“娘家人” 推动上市公司规范治理人
投服中心代表52037名投资者判决获赔24.59亿元,“追首恶”效应初步彰显,这是资本市场法治史上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二是积极推广“支持诉讼+示范判决”证券诉讼模式。2019年提起的“联建光电”、2021年提起的“雅本化学”支持诉讼案分别被深圳中院、南京中院选为示范案件。持续在全国范围推广“支持诉讼+示范判决”模式。人的本质是什么
三是丰富证券领域诉讼实践。2017年提起投服中心首单股东诉讼海利生物案,2018年胜诉。2018年提起全国首单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支持诉讼恒康医疗案,2019年一审胜诉。2021年首次推荐两位专家作为投资者专家辅助人出庭上海高院ST中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示范案件,开辟维权新模式。
做好上市公司
“最小股东”
证券时报:投服中心已全面持有沪深北市场股票。请问,在当好投资者“娘家人”方面,我们取得了哪些有益经验?
黄勇:截至2021年底,投服中心共计持有4634家上市公司股票,共计行权3124场,累计行使包括建议权、质询权、表决权、查阅权、诉讼权、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在内的股东权利3990次。
倡导“积极股东主义”,投服中心作为资本市场的“最小股东”,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针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公司治理缺位、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开展日常行权;针对公司章程不完善、重组承诺不履行等事项开展专项行权。集中参加206家上市公司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示范引领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2021年6月成功提起首单公开征集案例,对中国宝安修改公司章程事项征集股东投票权,议案获表决通过,激发中小股东权利意识,推动上市公司规范公司治理。
纠纷化解成果
获普遍认可
证券时报:自成立以来,投服中心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纠纷调解网络,成为资本市场纠纷调解主渠道。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黄勇:截至2021年底,投服中心共登记纠纷20797件,受理14438件,成功10193件,争议金额为89.81亿元,投资者获赔金额29.32亿元。累计受理22家法院44起涉虚假陈述纠纷案件损失测算委托,测算投资者2.88万人次,测算损失金额42.25亿元。
投服中心扎实推进“申请便捷、程序简化、专业权威、效力保证”的证券期货纠纷化解工作。一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纠纷调解网络。与各监管辖区行业协会合作,在全国设立35个调解工作站作为纠纷化解网点。畅通系统单位、12386热线、人民法院、调解组织委托转办和投资者自主申请等多种纠纷二是推进多元高效的纠纷化解机制。扎实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实践,与57家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合作关系,推动“示范判决+损失核定+纠纷调解”机制落地。创新、推广小额速调机制,目前已覆盖全国35个辖区,236家证券期货基金及投资咨询法人机构。稳步开展纠纷在线调解,推进在线调解系统优化升级。完成“总对总”证券期货纠纷在线月上线以来,已通过调解平台接收个人投资者调解申请123件,法院转办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纠纷96件。
三是设立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专业调解组织。2020年1月将全资子公司法律服务中心注册在临港新片区,建立完善基础性调解制度体系和调解业务流程,优化调解员结构,加强调解网点管理和业务培训,提升了调解队伍能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以调解努力化解群体性风险。成功调解多起人数众多、金额较大、难度较高、影响较广的涉众型纠纷。5个案例入选2018年最高院证监会联合发布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十大典型案例。纠纷化解成果获得当事各方、社会舆论和司法机关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