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聚焦2022两会:“两高”报告回应热点痛点 司法如
从人脸识别到网络暴力侮辱诽谤,从“茶颜观色”到“青花椒”,从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恶意诋毁志愿军英烈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两高”报告(最高法和最高检工作报告),对于民众关切的热点、痛点及时回应,彰显司法为民众生活保驾护航的决心。
“两高”报告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回应。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通讯录、快递单、微信账号、患者信息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098件。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
“两个报告都提到了关于互联网的法制建设问题,人民法院的报告非常强调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特别提到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这些都是切合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
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表示,人民法院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一方面制定司法解释,明确裁判规则,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织就一张“司法立体保护网”。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的审判,为维护公民人格权益树立标杆。
以案释法,是今年“两高”报告的重要特点。涉及网络领域,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多个案例,如检察机关对网络博主恶意诋毁志愿军英烈、恣意侮辱卫国戍边烈士提起公诉,以法治维护英烈权益、捍卫英烈荣光。
“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我们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让更多群众知道网络诽谤他人不只是侵犯个人权利,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可被公诉,网络空间也必须守法。同时,也为执法司法机关提供了办案参考。”最高检工作报告在重要问题释义中指出。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及了“茶颜观色”以及“青花椒”案,明确此类傍名牌、“碰瓷式维权”行为不受保护,以此来维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引导经营者通过技术创新等开展良性竞争。
一楼业主不同意,电梯还能不能装?多数业主同意即可。好心搭载别人出了车祸反被告怎么办?好意同乘减轻驾驶人赔偿责任。最高法工作报告通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好意同乘减轻责任案予以明确。
“通过一个个案件的审理,让民法典条文变得更加鲜活,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等日常生活纳入法治轨道,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民法典就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日常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说。
- 上一篇:2022年3月10日固定收益日报
- 下一篇:3月10日燕山石化苯酚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