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A股牛年收官:沪指累计跌近8% 创业板指跌近15%
1月28日消息,A股今日迎来牛年收官战,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最终收盘涨跌不一,其中沪指下跌近1%。市场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涨,风电设备、旅游酒店、通信服务板块领涨,能源金属与煤炭行业领跌。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逾120亿元。从牛年全年表现看,沪指累计下跌近8%,深证成指下跌逾16%,创业板指下跌近15%。
爱奇艺发布适配于车载端的“爱奇艺”App,同时宣布与一汽-大众达成合作,自 1月28日起在一汽-大众纯电动汽车 ID.家族车机应用商店推出下载服务。据介绍,爱奇艺已经与理想、福特、日产、红旗、蔚来等超30家车企开展车联网业务合作,并将陆续在80多款车型落地车载视频娱乐服务。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过去五年,是中国航天创新发展的五年。运载火箭加快更新换代,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2016年至2021年12月,共实施207次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京东集团发布内部信,宣布将投入超过4亿元,对春节坚守的一线员工加大福利补贴。内部信回顾了京东过去一年的成绩和重要节点。内部信透露,随着乡村振兴京东“奔富计划”的加速推进,2020年10月,京东提出三年内将带动农村实现万亿产值,截至2021年底已实现3200亿,有望提前实现目标。
中信证券1月28日发布观点表示,全球权益市场负面共振导致A股投资者情绪过度释放,“情绪底”和“市场底”共振下A股市场超调。中信证券认为,这种调整既偏离了国内货币宽松和海外资金长期增配A股的趋势,也偏离了有政策支撑下的基本面预期改善趋势,叠加春节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实际风险料已不大,建议把握A股上半年行情的起点。
2021年,大宗商品市场为投资者带来出色回报。展望2022年,多数机构预计,大宗商品市场能够继续为投资者提供较好收益,成为债券、股票投资之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展望2022年,疫情和能源转型两大因素预计仍将主导大宗商品市场,此外还将受到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深度扰动。
今日三大证券报纸头版又再次发声,称越来越多优质上市公司抛出大手笔回购及股东增持计划,提振市场信心,基金公司也斥巨资,密集“自购”传递积极信号。①中证报头版发文:莫为浮云遮望眼A股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专家称,海外风险因素对中国实际影响有限,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也不会持久,支撑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因素并未改变。经过调整的A股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对未来A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充满信心。②上证报头版发文:密集回购 果断增持 越来越多优质公司出手提振信心。文章援引统计数据称,2022年以来,已有超过70家公司抛出回购计划;从回购金额来看,长春高新、正泰电器、中环股份、京东方A等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居前,均超过亿元。③证券时报头版发文:基金公司巨资密集“自购”传递积极信号。包括汇添富、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南方、工银瑞信、嘉实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自购旗下基金,自购金额5000万元至2亿元不等,且均承诺持有至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