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哪家强
同仁堂、上海家化、通化东宝 哪个更值得投资
在股市上哪家上市公司都不可以投资。 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哪个比较好点
你是要去这两个药厂工作吗还是要买这两个药厂的药呢如果是想工作呢,那就看你的专业是否对口,哪个药厂的薪水更好,工作环境,交通情况等等 ,东宝名气比较大,企业比较大,可能更加规范一些 中康好知通发展潜力如何
原标题:十张图了解2018年中国糖尿病用药现状 胰岛素国产替代进口逻辑将会长期持续
2018年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新指南对降糖治疗路径进行了更新,将以往的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药物治疗改为单药、二联、三联和胰岛素多次注射,从而推动胰岛素市场的增长。
据统计,198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1.08亿,2014年患病人数增至4.22亿。35年来糖尿病患者激增3.14亿人,平均每年增长近900万人。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者人数达4.25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变为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
全球市场稳步上升,胰岛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糖尿病治疗药物主要是三大类,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和口服小分子药物。胰岛素是一种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是参与机体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的激素。胰岛素具有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致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目前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唯一药物,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品种。据IMS数据,2017年全球七大药品市场糖尿病治疗药物及胰岛素销售额达473.68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7.26%,全球降糖药总体市场已达690亿美元。随着销售额的逐年上升,增长幅度逐年下降已成规律,但2018年胰岛素市场规模仍将突破700亿美元。
全球胰岛素市场前5个品牌占据70.83%。赛诺菲安万特的甘精胰岛素Lantus(来得时)占23.94%,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Novo
Rapid(诺和锐)占15.22%,礼来的赖脯胰岛素Humalog(优泌乐)占13.14%,诺和诺德的地特胰岛素Levemir(诺和平)占10.73%,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Novo
Mix30(诺和锐)占7.80%。
国内胰岛素竞争格局
前几年,进口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国内企业的奋起直追,国内胰岛素六大生产企业(甘李药业、江苏万邦生化、通化东宝、珠海联邦、南京新百和上海第一生化)改进工艺,加大市场开发,销售规模已占国内胰岛素及其生物类似药市场的15%,未来胰岛素及其生物类似药的“国产替代进口”趋势还会延续。
从国内胰岛素的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国内的胰岛素的销售的整体状况为二代胰岛素销售金额增长缓慢,市场格局变为存量竞争。而近5年的整体销售金额增加基本都是来自于三代胰岛素销售金额增加,三代胰岛素中近五年销售金额大多上升了2-3倍。例如: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以及地特胰岛素。
2013-2017年各种胰岛素各年度销售占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代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销售金额占比从2013年的51%下降到2017年的37%。而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甘精胰岛素,从2013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26%,销售金额占比超过了门冬胰岛素。这其中最要原因在于国内甘李制药的甘精胰岛素在近五年实现快速放量所致。因此,国内胰岛素市场快速增长,“国产替代进口”这一逻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代胰岛素国内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二代胰岛素的整体销售情况不容乐观,从近五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二代胰岛素的销售基本处于停滞情况,2017年销售额仅仅增长1%。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随着二代胰岛素下沉基层有所改善。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三代取代二代是历史潮流。而二代未来的增长点来自于胰岛素区域销售结构的变化:一二线城市向三代胰岛素靠近,三四线城市向二代靠近。
2013-2017年国内胰岛素竞争格局的变化主要是进口替代,由原来的礼来以及诺和诺德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现在各占半壁江山。这一点可以从数据上面得到验证:2013-2017年诺和诺德的销售额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中国国产企业中的通化东宝实现快速放量,到2017年占据二代胰岛素市场大约30%份额。
中国三代胰岛素市场竞争现状以及格局
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和更具优势的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开发上市,不仅使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用药更加便利,也使胰岛素类药物逐步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用药。
据相关数据,传统的胰岛素类和单组份胰岛素销量增长乏力,新型胰岛素却保持高速增长。在国内胰岛素类药物市场居前五位的生产厂商中,全球胰岛素霸主诺和诺德占据占据将近一半的市场。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混合以及地特胰岛素都是诺和诺德旗下的三代胰岛素,2017年的销售额共计55亿元。
在三代胰岛素中,诺和诺德占据中国整个三代胰岛素市场份额的51%。其中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混合两个产品就已经达到市场份额的45%,成为中国三代胰岛素市场中无可争议的霸主。另外甘精胰岛素也是占据了38%。门冬胰岛素属于第三代胰岛素,兼有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的特点,
2010年丹麦的诺和诺德产品进入中国,“诺和锐”国内独家产品。门冬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其作用持续时间短,因而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较短,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优势,门冬胰岛素目前为诺和诺德一家独有,中国市场规模大概为48亿元(门冬胰岛素12.5+门冬胰岛素预混35.5)
甘精胰岛素
从整体情况来看,近五年甘精胰岛素实现了快速放量,整体市场规模增长一倍多。但是从细分市场来看,目前中国甘精胰岛素市场主要市场份额集中在甘李药业和赛诺菲手中。
甘精胰岛素为第三代胰岛素,属于长效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胰岛素,也是目前最为畅销的一种降糖药。其采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作用可以持续24小时。2002年,赛诺菲的甘精胰岛素进入中国,“来得时”。2005年,甘李制药获得甘精胰岛素的批文,“长秀霖”。2016年,珠海联邦制药的甘精胰岛素获得批文,“优乐灵”。同时,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销售表现十分优异,五年时间其市场销售净额增长3倍多。而赛诺菲增长约为80%,2017年达到24.24亿元。其中在2016年获批生产甘精胰岛素的珠海联邦,相信未来可以实现放量
此外,海正药业、辽宁博鳌生物、宜昌长江制药、通化东宝、礼来的甘精胰岛素。珠海联邦(中山)和江苏万邦生物的重组甘精胰岛素处于临床或报产审批中。
赖脯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属于短效胰岛素,2009年礼来的赖脯胰岛素进入中国,名为“优泌乐”。随后,甘李药业也上市了赖脯胰岛素,所以没钱国内生产的只有这两家。赖脯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基本与自身的胰岛素异曲同工,赖脯胰岛素采取皮下注射吸收较快,与人正规胰岛素相比,降血糖作用起效更快,作用峰值更高,持续时间短,可以更好的控制餐后高血糖及食欲兴奋状态,也是较少引起低血糖的药物。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的涉嫌行贿
国内胰岛素领域最负盛名的企业甘李药业卷入商业贿赂丑闻。有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称,甘李药业2012年业绩突飞猛进,在这背后,是公司总额近3亿元商业贿赂的“功劳”。
“2012年,甘李新增用药患者数为50万人。现在从每月收回的回访卡来看,甘李药业已经超过了外企,我们内部预估市场份额为8%左右。虽然总量不大,但增速非常快。”2013年9月9日,甘李药业医药代表吴德江(化名)介绍。
甘李药业是国内目前唯一能够生产第三代胰岛素的企业,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三家外资企业。正因如此,甘李药业一直被奉为民族制药业的骄傲。
不过根据举报,甘李至少从2008年就开始了商业贿赂工作,其行贿的主要对象是各大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甘李药业内部制定了详细的回扣规则,因此吴德江虽然是2010年进入甘李的,但也能大致估算出总的行贿金额。
“2008年至今总的行贿额可能高达8亿元,其中仅2012年就接近3亿。胰岛素利润空间很大,甘李行贿起来游刃有余。”吴德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6月27日,甘李药业进入了上交所主板的初审名单。2011年3月,通化东宝将其持有的甘李药业29.43%的股权全部出售,接盘方为启明创投、高盛、中信、建银国际和赛德万方,甘李药业从此踏上独立上市的道路。
吴德江认为:“甘李药业正是为了谋求上市,才对业绩有苛刻的要求,不惜以商业贿赂的形式换取销售额。”
我想问一下茅台有一款龙型的酒,,,叫什么名字。。。现在市场价位如何。。。谢谢了
手续费计算在成本里 这个东西是鉴定茅台酒用的 真茅台用他照下可以看到一个红点 谁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
18号基金开元,大跌4.25%, 我想你应该是在跌了以后才买的吧。
投资封闭基金是一门学问,如果你不是很了解封闭基金,建议你还是少碰。
请不要听信网上的人吹牛,封闭基金有多么好就去买,毕竟封闭基金的投资是很讲究技巧的。
封闭基金并不适合长持,因为它的业绩普通是差于开基的,即使加上折价它也不大值得,除非你买的时候折价是非常高。
封闭基金是老基民投机的理想对象,如果你不会投机,那就不适合你。
封闭基金的投机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在股市见底时买入高折价的封闭基金,用抢反转。可以说封闭基金比指数基金还要有效。
第二,是封闭基金的分红。分红可以提前兑现折价,又能使封闭折价进一步增加。所以在分红前买入是好的选择。
第三,波段操作。封闭基金的涨跌规律与股市是有点不同,如果不了解就别。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需要技巧与经验的,不容易把握。
封基的奇迹:6千点买入基金安顺到现在还赚钱!
这个是封闭基金高额分红在复权中形成的假象,还是由于封闭基金本身的特点而带来的真实优秀
这个问题我还在研究中,没得出结论。
封闭基金的绩效的实证分析
以2008年5月30日的收盘价到2009年2月20日的为统计期。
牛基:华夏大盘 +1% 基金安顺 -9%
大盘指数基金:嘉实300 -30% 基金普丰 -23%
成长型基金:华夏成长 -20% 基金久嘉 -32%
平衡型基金:华夏回报 -10% 基金泰和 -27%
注意:封闭基金的数据我已经用了场内价格,能完全反映买入封闭基金的效果。
普通封闭基金、华夏回报有必须持有国债20%的规定,所以会相对抗跌。
附:
目前,封闭式基金上涨的两个引擎都不如以前强劲:年度分红预期和高折价等因素都已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中有所反映,也就是说封闭式基金价格整体上处于合理或高估状态(在市场不再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的优势即使存在也微乎其微,由此近日封闭式基金在市场上的疲弱表现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