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快讯

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展开科学技术研究

时间:2021-10-13 16:53

  当前,“碳中和”转型正在触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动力能源产业的结合正成为这次工业变革的驱动力。就像“煤炭+蒸汽机车”催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石油+燃油车”催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当下新能源汽车与动力能源这两个万亿级产业的发展结合,正推动着一场绿色的新工业革命。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车企与动力能源企业之间必然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演化出新的模式与形态,这也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交通网络与动力能源网络的相互融合,打造绿色汽车产业生态不再是一种幻想。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再生能源、电池、储能、智能物联网、碳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都在不断被融合,通过相关产业的相互赋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碳中和”转型,也正在构建一个以“碳中和”为核心的零碳新工业生态体系。

  新能源汽车的“碳中和”转型之路,不仅仅有助于车企自身的“碳中和”发展,而且对整个能源行业的碳减排也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正猛,一路保持着领跑优势。2015年,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正式成立,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打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自成立以来,陕西全通实业集团始终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以能源带动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全球技术合作平台为主体”,依靠市场化、国际化运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深度产业布局。先后与国内外各大科研院所、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分别在高端整车设计、车辆定制、智能运维、储能研发、整车(电池)回收、产业孵化、大数据管控等多个领域深耕挖掘,且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动力电池回收也是与“碳中和”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在2019年,陕西全通实业集团便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及新能源动力资源的研发,并联合建立了陕西首条动力锂电池生产回收示范线,就锂离子电池破解回收、长程回收、近程回收、超临界回收、氢氧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技术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通过一系列科研突破,努力实现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规模化运营。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动用科研资源,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展开科学技术研究,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大规模实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能在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同时,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旗下新未来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的销售、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公司不仅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在现有充电桩设备基础上实现充电检测及数据回传功能,在汽车充电时,充电桩设备能对汽车电池进行检测,对于电池的使用情况形成数据并保存入库,通过持续跟踪管理就能实时掌握电池使用情况,进而形成持续性的电池模组数据,这便为后期电池梯次利用提供了准确可靠地持续性数据支持,保障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进度。

  当下,业内的一致共识是,“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面临更为深刻的转型,车企面临的是来自产品技术、产业链、产业融合、产品服务等多维度的系统性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企已不再局限于能提供稳定产品服务的供应商,而是更需要找到一个拥有相同价值理念,能共同应对“碳中和”挑战,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