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股票税前分红率是什么意思
股票的分红比率是什么意思。
支付股利比率是一个以本期经营活净流量股利支付能力的比率。它的计算公式是:
支付股利率=经营活动净流量/股利×100%
股票分红是什么意思
公司经营不好的时候没钱,或者处在扩张阶段都可能不会有分红,还有一种以送转股票的方式分配红利。
股票分红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分红看的是股息率的高低,跟roe(净资产收益率)没关系,茅台的股息率不高的大概2%,而其茅台现在是高点了。银行的股息率就很高一般银行都在4~5%的股息率,其他股票股息高的也有比较少,嫌麻烦就买银行股就行了,可以买招行,兴业,建行,顺便还能打新,呵呵。
股息率,股票分红什么意思
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股息率的意义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例如两支股票,A股价为10元,B股价为20元,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5元股利,则A公司5%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5%诱人。
不同的每股收益都是什么意思各有什么不同
摊薄每股收益:指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那些不是由正常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比如公司卖掉了一块地皮而取得的收入,就是非经常性收益,因为,你不可能经常有地皮可卖,是吧,除非是专门搞地皮买卖的公司,又比如给的补贴,也是一种收入,但不可能经常给补贴,所以,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将这些不是由企业实际经营获得的收入加以扣除,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摊薄每股收益(扣除):意思跟摊薄每股收益一样,只不过,用括号注明后,表示强调已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扣除,如果没有加括号的“摊薄每股收益扣除”,那意思又不一样,则表示的内容是指扣除的那部分收入,比如卖地皮的那部分收入,比如补贴的那部分收入。每股收益(加权):通常叫做加权每股收益,意思是指对每股收益进行了加权处理,也表示一种强调,加权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的区别是对新增加的股份进行了时间因素的加权计算,这主要是针对有新增股份的情形而言的,没有增发新股的,不需要进行加权处理。之所以进行加权处理,是为了更好的反映该企业对使用资金的盈利能力,因为,既然有新增发的新股,那么,获得增发部分的资金就应该是年中的某一个时间,那么,对于部分资金的使用时间就不可能是全年,比如一企业9月份增发了100万股股票,那么,企业在获得这100万股票的资金的使用时间实际上就只有三个月,而并不是全年都得到了使用,那么,在计算全年的每股收益时,就有必要对这个使用时间的因素加以区别对待,于是引入“不同的时间权重”,这就是加权每股收益。比如,一企业原来有股份100万股,7月1日又新增发行了100万股,总股份是200万股,如果该企业当年的总收益(税后)是400万元,那么,基本每股收益就是:400/200=2元/股,而加权每股收益就是:400/(100+100*0.5)=2.7元/股,因为,新增的100万股资金只使用了半年,这样的话,加权每股收益就更能反映到该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了。加权每股收益(扣除):这个词本身的提法存在问题,因为,这里还扣除什么呢扣除新增发的新股资金而取得的那部分盈利如果是这个意思,那需要企业对原股本部分资产与新股本部分资产的盈利进行分别核算,才行,否则,这个扣除难以办到,比如上面举例中获得的400万收益,其中有250万是原100万股而取得的收益,而另150万是由后面新增发的100万股取得的,因而,这里扣除的部分就是150万的收益,如果将原股本与新股本的每股收益进行分开计算,那么,情况就是这样的,原100万股每股收益:250/100=2.5元/股,新增100万股每股收益:(150*2)/100=3元/股(注:年收益应该为半年收益的两倍,所以,在计算这100万股的年收益时需要乘2),然后再简单平均:(2.5+3)/2=2.75元/股,然而,这样计算在实质上与前面的计算是一样的,或许在表达上可以有所区别,比如前面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全年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150万股,而后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300万股,但却只使用了半年。这怎么说起来有些别扭呢半年后不使用了吗或者,后一种计算更考虑新增100万的盈利能力权重,但这样的做法实际是没什么意义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这样计算。当然,如果在一些行情软件或者年报里面有这样的提法,那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前面一种摊薄每股收益对非经常性收益进行扣除的性质,而在计算方法上面同时进行了加权,仅此而矣,而不会有单独的对“加权每股收益”的“扣除”。也就是说,加权每股收益(扣除)与加权每股收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其中,总收益为税后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的话,需要将优先股股利先行扣除再计算总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指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股票之外还存在的其他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情况,需要将这部分潜在性的普通股纳入计算每股收益,比如工商银行除了在A股上市以外,还在港股上市,因而,如果按工商银行总收益除以工商银行A股的总本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还必须将在上市的那部分股份按一定的价格转换成A股普通股,再进行加总计算总股本,这样得出来的每股收益才能实际反映工商银行的盈利情况,再比如四川长虹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发行了一些权证,因此,在计算每股收益之时,就需要考虑有可能行权的权证对总收益的影响,也需要将可能行权部分的权证按一定的价格折算成普通股再计算总股本和每股收益,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四川长虹的真实盈利水平,通过这样全面计算总股本以及总收益(因为总收益在转换普通股成为真实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费用)之后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即为稀释每股收益,因此,稀释每股收益,比每股收益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总的关系来看,不管是摊薄、还是加权,亦或是稀释,都是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总收益或者总股本的变化而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得到的,因而,基本每股收益是基础,但是,摊薄、加权、稀释每股收益则能更真实、更准确、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计算上的差别是,都通过对——基本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这一公式的分子或者分母的改变而得到,比如摊薄每股收益是改变分子的大小而得到,加权每股收益是改变分母而得到,稀释每股收益是既改变分母亦可能改变分子而得到。
每股收益及净利润是什么意思
每股收益是一段时间内上市公司平均盈利的指标,指总盈利金额(净利润)除以总股本的值
净利润是指一段时间内上市公司累计盈利总额减去总支出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