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市盈率高但是股价低,三种市盈率看哪个
1:为什么股价这么低,市盈率这么高
市盈率的计算方法是 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净收益 股价低市盈率高 说明该股的每股净收益低,或者说股票的价格还是高。你用上面的式子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可能跟你在股票交易软件上看的不同。那是因为你取的每股净收益的值不同而已,但不能说是错的。
2:为什么有的股价低,反而市盈率特别高
企业不赚钱,利润低,市盈率必然高
3:有些股票明明每股收益很低,市盈率很高,却为何股价还一直往上涨?
有的时候还看流通盘,流通盘小的股票,涨起来比较厉害。还有虽然收益很低,但它可能有潜在利好,比如会重组,或者政府退税给它,等等。最后一条,现在是牛市,牛市股票乱涨没有确实的原因,有时就是机构或者私募炒上去的。
4:为什么有的股票市盈率很高但是却没人买,有的很低却有人买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其水平高低更真实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高低。例如,股价同为50元的两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别为5元和一元,则其市盈率分别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说其当前的实际价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业盈利能力不变,这说明投资者以同样50元价格购买的两种股票,要分别在10年和50年以后才能从企业盈利中收回投资。
一般来说,市盈率表示该公司需要累积多少年的盈利才能达到目前的市价水平,所以市盈率指标数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说明投资回收期越短,风险越小,投资价值一般就越高;倍数大则意味着翻本期长,风险大。
股票如果都按市盈率来计算,那就没法玩了,因为市盈率是固定的,股票价格是浮动的。对股票来说,现值是对未来预期价值的折现,所以股票不能简单用市盈率计算,这是炒股的常识。
股票与什么相关增长率,企业增长越快,其预期价值越高,其股票的估值也就越高,所以在高增长股票里,市盈率七八十倍甚至一百多倍也不鲜见。还有一点,中国股市有炒小盘股和垃圾股的习惯,你如果太关注市盈率只会使你误入歧途。
5:巴菲特选择 长线股票有几个标准码 简单点
巴菲特的炒股策略是最简单的,但是对平常人来说很难做到
第一,坚持价值投资,长线投资
第二,每个炒股的人都知道股市的基本规律:在绝望中触底,在犹豫中上行,在疯狂中结束,当股市进入疯狂状态他感觉差不多触顶的时候就会主动卖出股票,而这是很多散户才刚从银行取出钱来准备入场
第三,股市的基本规律本来就不复杂,困难的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股市炒得是什么,是人性的弱点,是人性的疯狂和恐惧
6:巴菲特的选股十二定律是什么
巴菲特从多年投资经验中,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和策略,即著名的“十二定律”。
1.企业定律,又分为三条:
(1)企业必须简单且易于了解。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自己所做投资的了解成正比,只有全面了解一家企业,投资者才能有的放矢,巴菲特在他几十年的经营中拥有的企业全都在他的“竞争优势圈’呐,他都有高度的了解。而圈外的企业,投资潜力再大他也绝不涉足。
(2)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必须稳定。巴菲特认为,重大的变革和高额的报酬是难以交汇的,那些长期以来都持续提供同样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往往才是报酬率高的企业。
(3)企业长期前景必须看好。巴菲特很重视寻找那些拥有特许权的企业。所谓特许权就是指该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稳定的消费需求,没有近似替代产品。这样的企业可以持续提高价格而获取利润,即使在供过于求,或潜能尚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也不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量,而且这样的企业往往拥有经济商誉,有较高的耐力承受通胀带来的影响,即使经济不景气或经营管理不善也仍可生存。
2.经营定律,又分为三条:
(1)经营者必须理性。巴菲特欣赏那些将现金盈余投向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计划里的经营者,他认为那些在找不到这样的计划时勇于将盈余归还股东的经营者才真正为股东服务,才有理性。
(2)经营者必须对股东诚实坦白。巴菲特认为只有完整详实地公布营运状况,并像公开自己的成功一样勇于讨论自己失败的经营者才值得信赖。而他自己作为董事长,也正是这么做的。
(3)经营者应当有勇气抵抗盲从法人机构。有许多经营者会因为盲从而失去理性,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认为,能独立思考、抗拒依附他人的经营者才有竞争力。
3.财务定律,又分为三条:
(1)考察股东权益报酬率,而非每股盈余。因为在企业保留上一年盈余增加资本的情况下,只有前者考虑了公司逐年增加的资本额,才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经营绩效。
(2)计算“股东盈余”,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巴菲特认为,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盈余由于各公司资产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只有将折旧损耗和分期推销费用加上净利减去资本支出,由此得到的股东盈余才可反映企业价值。而高毛利率则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强大,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的精神。
(3)对于保留的每一元钱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创造了一元钱的市场价值。在此巴菲特采取的方法是将净收入减去股利得出保留盈余,再找出公司现在与10年前市价的差价,两者加以对比。 在采用这些量化指标时,巴菲特是将4或5年的财务平均值作为衡量对象的。他认为长期平均值才可以线.市场定律,又分为三条:
(1)计算企业实质价值。巴菲特选择那些简单稳定的企业,以保证所有数据的高度确定性,之后预期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未来的现金流量,用30年美国政府公债利率加以折现。他并不加上风险溢酬,他用最保守的方法来估计企业价值,以降低风险。
(2)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入该股票。在购进价格和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冲效果可以保证他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因此,当一些大企业暂时出现危机或股市下跌时,就是他毫不犹豫大量买进的时机。
(3)长期持有并管理手中的股票,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
事实上,由于巴菲特坚守自己的定律,他很少能同时发现三家以上可让他有信心的企业,所以他常常将大得惊人的资金集中投资在几种股票上。购入股票之后,巴菲特总是长期甚至打算永久持股,而这些股票总是回赠给他丰厚的利润。“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经营者,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更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正是因为时刻意识到这种双重身份,巴菲特才不会去关心股票的涨跌,也不会为了眼前有利可图而抛售手中好的股票,而是专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了解企业。他相信杰出的绩效总有一天会反映到股价上去。他的投资经营方式也值得一提,他并不寻求大规模的转变,也不全盘控制,他提供长期资金并监督公司,让经营者继续执行公司的政策。这种“关系投资”模式果然为巴菲特赢得了巨额利润。
- 上一篇:股市奇迹
- 下一篇:招商生物医药161726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