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期权定价模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欧式期权定
企业价值评估的同名书籍
书 名: 企业价值评估
作者:曹中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元 《企业价值评估》内容简介:企业价值评估作为资产评估的重要分支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方法已趋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时间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评估行业中,企业价值评估是经历了最大的发展和变革的领域。经济方面如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兼并重组、新兴市场的开放、每十年左右发生一次的金融危机,报告方面如财务报告和税收报告要求的改变以及管理机制方面如萨班斯-奥克斯列法案,1992年COSO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一整合框架》和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都促进了企业价值评估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2004年12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正式将“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引入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与国际价值评估行业全面接轨。在我国,虽然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才起步不久,企业价值评估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还处于模仿阶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价值评估作为资本营运中不可缺少的服务工具,越来越被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所关注,迫切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方法上的创新,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企业概念及企业组织形式
第二节 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理论
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基础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要素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第三章 收益法
第一节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收益预测
第三节 折现率的确定
第四节现金流量折现法
第五节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扩展——经济增加值法
第六节 收益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第四章 市场法
第一节 市场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市场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市场法中主要价值乘数的应用
第四节参考企业比较法
第五节并购案例比较法
第六节 市场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第五章 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单项资产评估的前提假设及选择
第四节 资产清查和估算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 成本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第六章 期权定价与企业价值评估
第一节 期权相关知识
第二节期权定价模型
第三节 期权定价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节 对期权定价模型评估企业价值的评价
第七章 企业评估值的调整
第一节 溢价和折价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进行价值调整的条件
第三节 最终价值的确定
第八章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价值评估
第一节 转型经济的特点
第二节 转型经济因素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
第三节 转型经济中评估参数的确定
第九章 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第一节 资产评估报告概述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报告概述
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第十章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分类及其成因
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控制对策
附录FMEA——风险优先数法《Risk Priority Numbers》简介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中企业价值的求取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从基本要求、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拟促成三足鼎立的评估方法格局。基于此,在具体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方法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2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
现状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期权法较少采用。而在我国的价值评估实践中,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首选和主要使用的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很少采用,期权法几乎不用。赵邦宏博士对我国2003年企业价值评估使用方法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达95%左右,而收益法一般作为成本法的验证方法,不单独使用,市场法很少使用,期权法一般无人采用,而且在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中也未涉及到期权法,基于此,本文中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及选择研究中不考虑期权法,仅以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方法为研究对象。
3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比较分析
要选择适合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首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下从方法原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进行比较分析。
3.1各方法的原理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精明的潜在投资者,在购置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项与所购资产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成本。
收益法的基础是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论,一项资产的价值是利用它所能获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其折现率反映了投资该项资产并获得收益的风险的回报率,即对于投资者来讲,企业的价值在于预期企业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这一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费雪认为,资本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是对未来收入的折现值,即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法是基于一个经济理论和常识都认同的原则,类似的资产应该有类似的交易价格。该原则的一个假设条件为,如果类似的资产在交易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则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套利交易的情况,市场法就是基于该理论而得到应用的。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市场法充分利用市场及市场中参考企业的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判断被评估对象的价值。
3.2各方法的前提条件
运用成本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进行价值评估时目标企业的表外项目价值,如管理效率、自创商誉、销售网络等,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单项资产的市场价值能够公允客观反映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三是投资者购置一项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
若选择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投资主体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应超过目标企业按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所得的现值;二是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够合理的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的风险可以客观的进行估算,也就是说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能合理的予以量化;三是被评估企业应具持续的盈利能力。
采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需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指的是有多个交易主体自愿参与且他们之间进行平等交易的市场,这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交易资产的行情,即可认为是市场的公允价格;二是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与评估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参考企业或者交易案例;三是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这些信息资料应具有代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3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成本法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相对于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的评估结果客观依据较强。一般情况下,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以及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时,适宜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但由于运用成本法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也难衡量企业各个单项资产间的工艺匹配以及有机组合因素可能产生出来的整合效应。因而,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不宜单独运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
收益法以预期的收益和折现率为基础,因而对于目标企业来说,如果目前的收益为正值,具有持续性,同时在收益期内折现率能够可靠的估计,则更适宜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通常,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收益具有上述特点,可用收益法。基于收益法的应用条件,有下述特点的企业不适合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收益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企业、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以及风险问题难以合理衡量的私营企业。
市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运用灵活的特点。尤其是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此外,站在实务的角度上,市场法往往更为常用,或通常作为运用其他评估方法所获得评估结果的验证或参考。但是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因而要找到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及为关键的一步,这需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4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不是主观随意、没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哪一种方法,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殊途同归的服务于市场交易和投资决策,因而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结合前文对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原则:
4.1依据相关准则、规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准则和规范是由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部分强制性。如在2005年4月1日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二十三条中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第三十四条中指出:“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第二十五条中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历史经营情况,尤其是经营和收益稳定状况、未来收益的可预测性,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显然,这些条款对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2借鉴共识性研究成果的原则
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一些共识性研究成果是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基于价值评估实践的一些理论上的提炼,对于选择合理的方法用于价值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在涉及一个仅进行投资或仅拥有不动产的控股企业,或所评估的企业的评估前提为非持续经营,应该考虑采用成本法。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不宜单独使用成本法。在企业的初创期,经营和收益状况不稳定,不宜采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一般来说,收益法更适宜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此外,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经营、收益状况稳定并有充分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能合理的预测企业的收益,这时采用收益法较好。在参考企业或交易案例的资料信息较完备、客观时,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适合选择市场法进行价值评估。
4.3客观、公正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估师在选择价值评估方法的时候应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尽量避免用个人主观臆断来代替客观实际,尽可能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摆脱利益冲突的影响,依据客观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选择合理的方法。公正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客观的阐明意见,不偏不倚的对待各利益主体。客观、公正这一原则不仅具有方法选择上的指导意义,而且从评估人员素质的角度对方法选择做了要求。
4.4成本效率的原则
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之一,也需要获取利润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因而在评估方法选择时,要考虑各种评估方法耗用的物质资源、时间资源及人力资源,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及满足委托企业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委托企业和评估机构互动发展的双赢模式,更有利于评估机构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
4.5风险防范的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可以界定为:“由于评估人员或者机构在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根据这一定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评估机构的外部因素客观上阻碍和干扰评估人员对被评估企业实施必要的和正常的评估过程而产生的风险。内部风险是指由于评估机构的内部因素导致评估人员对拟评估企业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显然,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价值评估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会由于方法选择的不当带来评估风险。基于此,在选择评估方法的时候要有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评估风险,做出客观、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如何评估公司总价值?
公司价值是由公司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公司的总价值可以采用预测公司未来收益然后折现的方法来评估。
急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论文题目
不是很懂 ,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金链
2、企业开发潜力
3、企业销售业绩
4、公司员工素质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4.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欧式期权定价方法与以债券为标的资产的欧式期权定价方法有什么不同?
这个投标的资产的ovo期权是哪个方的话,你可以以官方的通知为准。
什么是二项期权定价模型?
二项期权定价模型(binomal option price model,SCRR Model,BOPM)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虽然有许多优点, 但是它的推导过程难以为人们所接受。在1979年, 罗斯等人使用一种比较浅显的方法设计出一种期权的定价模型, 称为二项式模型(Binomial Model)或二叉树法(Binomial tree)。
什么是期权定价的BS公式?
全称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针对欧式期权。
看涨期权定价公式:C=S·N(D1)-L·E-γT·N(D2)
看跌:P=L·E-γT·[1-N(D2)]-S[1-N(D1)]
具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