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下周A股市场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前瞻(202288)

时间:2022-09-20 05:55

    本周沪指累跌0.81%,深成指累涨0.02%,创业板累涨0.49%。成交量方面,周三成交额高达1.2万亿,周一、周二、周四、周五成交额均在万亿左右。板块方面,本周半导体、军工、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行业表现尤为亮眼;跌幅方面,白色家电、燃气、电力、汽车整车等行业表现不佳。个股方面,剔除本周上市的新股后,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大港股份等半导体概念股霸屏涨幅榜,华大九天单周大涨68%。跌幅榜单中,惠程科技、通润装备、卓翼科技等股跌幅居前。

    上海银保监局召开2022年年中工作推进会。会议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叠加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金融领域面临着诸多复杂风险和不确定性,上海银行保险机构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认真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加大金融纾困服务力度、自觉贯彻重大战略部署、做好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加快金融改革、加强行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针对重点领域风险化解问题,会议强调,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长租房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上海市做好“保交楼”工作。

    中基协第三届理事会下设私募基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会议并表示,证监会将维护和发展好海外市场上市渠道,保持国内IPO规模稳步增长,持续推出有利于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方星海表示,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私募基金行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已经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科技创新、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值得充分肯定。

    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交所于8月4日牵头召开“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会议就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及中国结算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入库标准等政策进行宣讲解读,并倾听市场意见、动员各方积极参与。来自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中证金融和26家券商机构的近90位代表就用好用活新政策、积极参与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大力推进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等议题交流想法、提出建议、形成落实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高压电缆关键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化工新材料领域相关的建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意见。会议强调,要聚焦核心职责,以建议提案办理为契机,推动行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更加深刻认识化工新材料的重要性。化工新材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石化化工行业新的增长点,要防止“谈化色变”和“邻避效应”。二是要更加聚焦材料工业重大问题,针对“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协同不足,新材料、新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等短板,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系统提升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和产品供给能力。三是要更加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营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和政策体系,努力发挥创新主体主观能动性。

    下周A股市场共有57家公司,共计41.1亿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为1589.27亿元,环比增加771.9亿元。本周一是解禁高峰,解禁规模达610.55亿元,占全周比例的38.42%。具体到个股,本周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洋河股份、柏楚电子、晶晨股份,解禁市值分别为421.22亿元、272.2亿元、200.38亿元。

    经济下滑不可怕,只要速度可控,7月以来的调整就依然是技术性调整。因为经济相关的板块估值已经调整较久,所以经济下行的影响会慢慢减弱(参考2019年)。经历过调整后,8-9月市场依然可能再次上涨。主要上涨力量来自估值&资金:(1)4月底的反转速度太快,部分踏空的资金还有仓位回补的可能。(2)近期利率的不断下降,有利于股市相对性价比的抬升。经济的正常下行,股市已经Price In,但如果出现经济下行伤害到制造业甚至新能源的利润,那么可能风险的释放还不够充分。主要的风险可能来自海外,鉴于短期美股和商品价格均出现了反弹,这一风险短期还不着急,可以等Q4再担心。从去年底以来,成长价值风格进入了拉锯期。如果没有增量资金,成长和价值的比价关系是很难创新高的。Q3可能是成长消费补涨阶段,风格比较均衡,Q4将会是价值风格占优的阶段。

    8月A股在寻找新平衡的过程中,资金博弈仍然剧烈,市场波动依然较大。当前行业间及赛道内估值分化均在扩大,由于增量资金有限,市场调仓博弈仍将持续。一方面,从结构分化的特征来看,经济复苏斜率的预期在逐步下修,成长风格偏好已形成高度一致共识,4月底成长制造相对于医药和消费的性价比优势在7月底已不明显,此外,赛道板块内部各细分领域的估值分化程度也在加大。另一方面,从资金博弈的特征来看,活跃私募仓位保持中高水平,公募新发回暖有限,外资流入放缓,预计赛道内部大小分化延续,半导体和军工迅速成为新主线,行业间高切低将会出现,医药和消费逐步有资金缓慢左侧布局。配置上,建议坚持成长制造、医药和消费均衡布局,短期成长制造更偏向半导体及军工。

    往后看,我们认为8、9月“新半军”仍是优势风格:1)多数赛道拥挤度已自高位回落。根据兴证策略独创的“拥挤度”体系,6月底时“新半军”主要细分行业拥挤度均接近历史高位。但7月份经过内部的分化扩散,当前“新半军”拥挤度已自高位回落、压力已显著消化。2)宏观流动性上,美债利率在2.8%附近震荡,国内货币环境持续宽松,7月以来国债利率也显著回落,对“新半军”形成支撑。3)微观流动性上,增量资金流入也为市场尤其是“新半军”带来支持。7月偏股基金新发规模795亿元,环比大幅增加517亿元。与此同时7月震荡中,绝对收益机构反而趁机加仓,并且后续仓位仍有提升空间。4)基本面上,“新半军”强者恒强,仍是高景气方向。按照我们的新兴产业链划分,中报业绩预告显示“新半军”仍是高景气方向,2022H1各产业链业绩增速(整体法)分别是光伏(167.4%)/新能源车(144.3%)/特高压(122.2%)/储能(109.3%)/军工(84.7%)/半导体(81.6%)/风电(56.6%),盈利优势显著。5)最后,动荡世界、大国博弈,市场关注点将进一步聚焦于独立自主、大国崛起、自主可控相关的“新半军”等科技科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