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网点排长队、取号难?实地走访:上海银行业多
夏至。针对近日上海多家银行网点出现大量排队的问题,《国际金融报》实地位于中心城区黄浦、静安的两家银行网点——工商银行上海市南京东路第三支行、建设银行上海市新闸路支行。从现场情况来看,两家网点并未出现排长队、取号难等情况,均正常开展营业服务,有序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
上海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银行网点金融服务满足市民集中办理业务需求的通知》,从适当延长营业服务时间、适当增加营业窗口和一线工作人员等六方面进行部署,要求各银行提升营业网点及工作人员金融服务效能,全力满足广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不到8点30分就有零星几位客户开始等待。尽管客户们都表示理解,但新闸路支行的员工们为了让客户尽快入内办理业务,主动加快现金清点、环境消杀等工前准备速度,提早开门营业。每日中午的消杀时间压缩到最短,连续两周延长下午的服务时长,双休日增开营业时间,务必办理完每一笔业务,减少每位客户的等候时间,满足客户服务需求。
四是做好客户情绪安抚。新闸路支行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大堂可容纳人数和等候座位,尽可能引导客户进入网点大堂等候并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客户在网点外的排队聚集。而对于在室外排队的客户,新闸路支行搭设了帐篷、爱心椅等设施,在炎热天气为客户送上一瓶水,在下雨时节递上一把伞,让等候区更舒适。同时,网点安排了业务素养高、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客户办理的业务进行预检,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此外,建行静安支行本部员工也积极响应号召,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基层网点,协助维持客户排队秩序。同时,安排机动车辆,在网点间巡游。一旦发生短时突发的客户长队情况,静安支行将统筹周边网点资源,将部分客户送至附近较为空闲的网点办理业务。
自6月以来,上海银行业积极为疫后各项工作做准备,在保证防疫措施完备、现金存取服务不断档的情况下,以暖心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针对老年人客户早起赴网点办理业务的偏好,自6月20日起分行辖属各支行将根据周边居民情况选择1-2家网点,提前对外营业30-60分钟,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客流情况,有物理条件的网点设定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爱心敬老服务时间,该时间段内增开1个爱心敬老服务专窗,老年人客户可优先办理业务。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针对养老金领取、存单到期支取、社保资金发放等老年客群前来办理较多的业务,设置专属等候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提供专人专窗快速办理,减少老年客户等待时间。同时,考虑到部分老年客户不熟悉智能设备操作,及时启动增援机制,增派厅堂服务人员协助老年客户操作智能设备、办理手机银行相关业务。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本市大部分代发养老金的同业银行机构已向持卡人提供“免收同城跨行ATM取款业务手续费”的优惠,他行持卡人前往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各营业网点ATM机具均可享受相关优惠。“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沪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上海市分行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用最优质、最专业的服务,全力满足市民金融服务需求。6月18日、19日两天,合计有113家网点提供营业服务。”交行上海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已将自助设备维护频率提至疫情前1.5倍,加钞金额为疫情前3倍,保障自助现金功能有效运转,并安排专人加强自助设备的运行监测,积极应对突发或激增需求的情况。同时,为保证全辖现金业务有序进行,该行现金库房工作人员目前坚持夜间驻守,避免因入住小区被封控而发生不能到岗的突发情况。
作为上海最大的养老金代发银行,上海银行开足马力,全力服务老年群体金融需求。据了解,该行抽调总分支行员工支援网点一线,在客流高峰期间,每日近千名员工赴一线支援。加强网点现金保障,实现现金“不断档”,为客户提供“放心钱”。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绿色通道”,及时引导老年客户进行网点或机具分流,尽力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为坚持做好客户秩序维护、改善客户排队体验,上海农商银行适当增加厅堂内客户等候数量,同时根据网点实地情况设置客户排队等候线路,为厅堂外等候客户设置遮阳伞,提供等候座椅、矿泉水等防暑措施,缓解等候客户的焦虑情绪。此外,为提高服务效率,营业网点在客户排队时,提前询问业务需求,及时将有卡客户分流至自助区域,大大缩短单一取现客户的排队等候时间。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各支行在恢复营业前,对网点各区域进行全面消杀,为复工复产做了充足准备,统筹安排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为客户提供安全环境,张贴场所码、安装“数字哨兵”,严格落实“一戴三查”客户查验工作,全力保障居民现金存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