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财政发力可持续吗?至少有两股后劲,在上半年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1-2月财政收入同比10.5%,12月两年平均-0.6%;1-2月财政支出同比7%,12月两年平均-0.02%;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7.2%,12月两年平均14.1%;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27.9%,12月两年平均21.4%。
一、财政后劲的思考线索
靠前发力:支出高增,预算进度八年最高
财政靠前发力明显:1-2月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预算支出进度14.3%,为近八年最高;广义财政支出累计增速高达11.9%,大幅超过收入增速,为1年来首次。
我们此前指出22Q1或成疫情以来财政最强一季,尤其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求下,财政前倾发力基建不容小觑。从近期印证看,资金端和项目端都体现的较明显。
财政发力可持续吗?至少有两股后劲,在上半年持续“撑腰”。
后劲一:1.65万亿缴款撑腰,不惧收入回落
1-2月公共财政收入表现超预期,我们认为后续回落可能性较大,但无碍支出持续高增。
从历史经验看,1-2月收入增速往往能代表全年增速,但今年有两大因素指向开年财政收入的高增或不可持续:一是价格有回落压力,1-2月PPI仍处高位,后续回落可能抑制从价税增幅,尤其将使上游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大宗贡献税收承压;二是税种有回落压力,个税一次性因素不可持续,后续地产相关税种压力仍大,年中出口潜在回落也将影响出口相关税种增幅。
但即便后续收入增速有所回落,也无碍今年财政支出强势,主要有1.65万亿缴款“撑腰”。其中 9000亿调入一般预算,世界经理人相当于提高近1%赤字率的同时,使税收完成预算目标没那么难。
后劲二:专项债撑腰,不惧卖地下行,尤其不惧其拖累基建
1-2月卖地收入同比-29.5%,从领先指标看,预计同比负增至少持续至Q2末,市场担心其对后续财政及基建的拖累。我们认为今年专项债可对冲卖地收入下行压力,卖地收入下行对基建的拖累也被高估了。分别理解:
为何说专项债可对冲卖地收入下行压力?年度维度,专项债支出可对冲卖地收入-20%,同时广义财政支出仍咬合名义GDP增速;月度维度,2019年来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主跟新增专项债、而非卖地收入增速。我们预计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仍快,对应政府性基金和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将不惧卖地收入下行,上半年持续高增。
为何说卖地收入下行对基建的拖累被高估了?首先,卖地收入用于基建比重比市场预想低,今年卖地即便极端假设-30%,冲击的基建资金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专项债发行节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