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生产资料华兴资本庞溟:坚定信心,把握机遇,

时间:2022-03-14 17:13

  美国证监会披露的包括五家在美上市中国企业在内的首批临时被识别名单。我们认为,这个公告只是遵循了SEC在2021年底公布了的监管细则最终修正案定稿,没有任何增量信息。如果中美双方能按照中国证监会提出的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监管合作问题”,仍有望进一步在专业精神指引和平等互惠基础上推动和发展跨境证券监管与会计监管方面的双边合作、多边合作与国际合作,有可能缓解紧张局势,消除中概股面临的不确定性,生产资料还能维护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及其国际地位。

  资本市场改革助力新时代、新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香港、上海、深圳三地交易所的资本市场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拟上市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多层次、多地的选择。不少广受市场关注的新经济板块龙头企业登陆境内外二级市场,其股价的优异表现也为早期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们认为,中概股纷纷考虑回归,这既是应对单一上市地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风险的预防性举措,也反映了上市企业长期的、战略性的、商业化的考量。中概股在回归港股及A股后,更为靠近本土市场,更有利于战略布局、发展规划、业务协同,其经营模式、商业战略等更易被投资者理解和跟踪。由于投资者结构与市场环境的不同,中概股在回归港股及A股后,有望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认同度和融资能力。

  港股和A股市场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新经济的改革措施也让中概股回归需时更短、更为便捷。相比A股市场,出于境外融资需要、投资者基础、行业受监管情况、红筹与VIE结构上市便利度、港股市场持续创新和改革等各方面考虑,预计拟上市企业和考虑回归的在美中概股现阶段优先考虑的上市地仍将是港股。赴港初次上市、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将更为灵活、更加便利。

  在港上市:方式、标的、流动性与估值

  目前,新申请人在港股市场公开发行股份,意味着股东基础的扩大,主要可选择通过下列几种方式完成:“发售以供认购”或“新发行证券”;“发售现有证券”;“配售”;“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机制;以及“介绍上市”。

  我们筛选出30多支符合港交所修订后各项上市新规要求、有可能寻求在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和30多支有可能寻求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

  我们的估测显示,中概股如果扎堆回归港股市场,有可能对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交投和估值水平带来一定压力。但考虑到中概股回归将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港第二上市公司股票有望被纳入港股通交易范围、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投资者有可能转为持有或交易其在港第二上市股份等因素,上述压力有可能部分得以缓解。

  目前,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中在港美两地同时上市的标的权重已分别超过10%、12%和25%。我们估计,未来会有更多新经济公司选择赴港第二上市、双重主要上市或初次上市,恒生指数以及其他主要指数中这些行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A股市场:不断改革,锐意创新

  与此同时,A股市场也更具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在注册制改革和科创板、创业板系列改革的基础上,A股为新经济上市地提供了优质选择,有利于促进科技引领实业、助力产业升级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同时有望助力资本市场其他领域的改革,如:在主板实行注册制、对指数实行有利于新经济成分的优化调整、推动衍生品与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推动跨境合作等。

  目前,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市值门槛已显著降低,市值大于200亿元人民币的创新型红筹中概股企业,更多地有可能考虑和选择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盈利指标等方面审核要求较A股主板更为宽松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

  注册制改革全面铺开将成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有望进一步提高发行上市审核效率,拓宽企业获得资本平台的选择路径和空间,为创新经济上市提供又一优质选择,大幅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直接融资体系对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我们坚信,注册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将成为A股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有望进一步提高发行上市审核效率,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拓宽企业获得资本平台的选择路径和空间,为创新经济上市提供又一优质选择,加速打造资本市场良性生态,大幅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要素配置效率,加大直接融资体系支持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并继续拓展证券公司和投资机构的业务空间。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有助于资本市场改革坚定进入和平稳驶过“深水区”,配合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等配套措施,最终有利于促使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投资者结构不断改善,市场逐步趋于稳定与理性、压缩在壳公司上的资源错配与价值错估,在更深层次上推动释放资本市场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发展。

  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是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及透明度为考题,以全社会、全市场为考官,对已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中介机构乃至监管机构和交易所举行的大考。从市场准入到上市定价、从持续监管到再融资及并购重组,从退出机制到主体责任发行,创业板改革的每个环节也有助于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每个参与者敬畏市场、尊重市场,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理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资本市场加速拥抱ESG投资,注入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有潜力成为ESG投资领域和资本市场相关主题的全球领导者和主要参与者。这与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环保、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资本市场以及倚重内循环、消费、创新等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承诺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