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其他综合收益影响净利润吗,其它综合收益与净利

时间:2022-01-08 17:22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总资产报酬率(英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A)又称资产所得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用以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不影响。“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二者是并列的

  从会计角度讲,净利润是包含各种收益的,所以净利润受其他综合收益大小的影响。其他综合收益越大,净利润就越高。

  凡是准则明确为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在会计核算和报表列报时均应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这一报表项目和一级科目,不再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科目核算。“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余额列报于资产负债表;本期发生额列报于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内。附注中对其他综合收益的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的披露均有相应的要求。但是,因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下的子目,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只能填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余额,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余额应在“少数股东权益”中列报。所以,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表间勾稽关系是: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利润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因为合并利润表中不能直接看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发生额”,只能通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减去“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倒算,所以有: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

  有两个前提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虽然利润表上也有它一栏净利润:是当期损益类打个比方,你是某一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老板,10年之前你在北京2环内购买了一栋办公楼,原来一直自己用,后来觉得租出去更划算,今年呢就租给别人了,从此,自用建筑物就转换成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了。当年价值1000万,10年之后的今天市值10个亿,心里想着很开心,快年终了,马上要快出财务报表了,你接过财务总监递给你的报表一看,感觉不对,为什么利润有点少,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希望把利润做得高一点,这样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就是说明公司有前途嘛。而你发现利润太少了,还是显示1000万,不是10个亿,财务总监解释说,尽管已经转换万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了,但这9亿9千万差额并不能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能直接影响利润表,而只能先影响权益“其他综合收益”,直到你把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以后才会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部分转入当期损益来影响利润表。其实这就是个游戏规则,试想想,中国这房价地价这么高,如果每家公司都采用类似的方法操纵利润,岂不是欺骗大众嘛,利润高了,公司去银行贷款都很方便的,所以会计准则才会对此进行规定。

  有两个前提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虽然利润表上也有它一栏净利润:是当期损益类打个比方,你是某一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老板,10年之前你在北京2环内购买了一栋办公楼,原来一直自己用,后来觉得租出去更划算,今年呢就租给别人了,从此,自用建筑物就转换成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了。当年价值1000万,10年之后的今天市值10个亿,心里想着很开心,快年终了,马上要快出财务报表了,你接过财务总监递给你的报表一看,感觉不对,为什么利润有点少,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希望把利润做得高一点,这样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就是说明公司有前途嘛。而你发现利润太少了,还是显示1000万,不是10个亿,财务总监解释说,尽管已经转换万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了,但这9亿9千万差额并不能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能直接影响利润表,而只能先影响权益“其他综合收益”,直到你把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以后才会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部分转入当期损益来影响利润表。其实这就是个游戏规则,试想想,中国这房价地价这么高,如果每家公司都采用类似的方法操纵利润,岂不是欺骗大众嘛,利润高了,公司去银行贷款都很方便的,所以会计准则才会对此进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