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金融

期货50倍危险吗

时间:2021-12-26 08:44

  五十倍股指期货合法吗

   不合法,肯定不是正规的股指期货
国家推出的股指期货现在基本是自废武功了,才2.5倍
是没法做
不过50倍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 估计是黑盘之类
这些,你要多少倍 我给你调,呵呵,1000倍都可以的
虚假盘设置一个就是 期货50倍什么意思

   交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小额的资金来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以期望获取相对投资标的物波动的数倍收益率或亏损。由于保证金的增减不以标的资产的波动比例来运动,风险很高。交易又称虚盘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资者用自有资金作为担保,从银行或经纪商处提供的融资放大来进行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资者的交易资金。融资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银行或者经纪商决定,融资的比例越大,客户需要付出的资金就越少。
例如用1块钱投资买进50元的标的资产,如果资产增值1元,涨到51元,那么你的保证金就变为1+1=2元,也就是将2%的涨幅通过交易变成了100%的盈利。 做期货最大可以放大多少倍的

   1、不要想着放大,现存活要紧 期货是多少倍

   每个期货品种的都是不一样的。 资产负债率、财务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就是指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亦称筹资,体现了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债权资本的作用。
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增加收益。
财务作用通常用财务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通过以上公司可以看出,影响财务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息税前利润和利息(债务)。
但是由于财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取财务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客观分析财务对企业的影响。笔者试从财务的角度,谈谈财务的反作用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醒经营者在运用财务创造收益的同时,有效规避财务的反作用力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一、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经营效益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的息税前利润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由上述计算财务系数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系数越小;反之,财务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
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变、债务规模不变即利息支出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假设:
1、 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利息支出
财务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财务利益越大,所以财务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
2、 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
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小于利息支出,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此时,使用财务,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损失越大。这便是财务的反作用,造成企业损失的本质所在。
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时,必须考虑企业经营效益好坏对财务的影响,在企业成熟期,销售市场良好,收益较高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尽可能用负债形式筹集资金,采用负债比重较高的资本结构,充分利用财务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企业建设初期、成长期及衰退期,让利销售、培育市场或产品受挤压市场委缩,企业经营效益较差时尽可能减少债务,避免财务的反作用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的增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力。
假设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100万元的投资,预计会产生20%的报酬率,试比较不同资金结构对利润影响。
方案一、全部以自有资金来投资,那么这1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报酬率就是20%.
方案二、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另外借款50万元,负债比率5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也是20%,但是因为我们线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5元(5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操作的报酬率高达30%(15/50×100%)。
方案三、自有资金投资60万元,另外借款40万元,负债比率40%,借款年利率为10%,虽然表面的报酬率还是20%,但是因为我们线万元自有资金真正的报酬率,是将要赚到的20万元(100×20%),扣除负担的利息费用4元(40×10%)之后所得,这样财务操作的报酬率下降为26.67%(16/60×100%)。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1)负债是财务的根本,财务效用源于企业的负债经营;(2)在一定条件下,自有资金愈少,财务操作的空间愈大。
所以,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利益,为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收益应尽可能利用财务作用,增加负债融资。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1、 负债过高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能力
负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向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
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指企业根据合同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银行机构遍布全国城乡,吸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城乡个人的大量存款,资金充裕,与企业联系密切。因此,利用银行的长期和短期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银行借款具有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等特征。
企业在申请借款时,必须要符合贷款条件,并按规定的借款程序进行申报,并经过银行逐级审批,按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等。即使企业信用较高,有稳定的盈利空间,好的发展前景,但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过大,也会增加借款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资格审批中规定,资产负债率超出70%的单位,不符合贷款条件。
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债权证书。它代表持券人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持券人可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持券人对企业的经营盈亏不承担责任。
企业发行债券时限制条件较多,往往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同时利用债券筹资,在数额上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公司的负债超过一定程度后,债券的筹资成本会迅速上升,有时甚至难以发行出去。
2、 负债过高加大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系数的高低,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责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1) 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
(2) 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酬资的酬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充分、全面考虑财务作用与反财务作用,尽量减少财务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财务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联合财务对企业复合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作用,根据经营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作用。 财务系数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财务系数越大,表明财务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系数越小,表明财务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在这里就要管理层权衡风险与报酬的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