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加剧市场恐慌情绪

时间:2021-08-09 16:51

  8月6日,证监会就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对《特别规定》进行适当优化,取消新股发行定价与申购安排、投资者风险特别公告次数挂钩要求,平衡好发行人、促进博弈均衡,提高发行效率。

  
 

  为了让企业更好的搞实体经济,管理层不管不出手整顿。要知道目前市场上市的公司都跑到创业板中圈钱,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公司上市其实上市公司并没有赚多少利润,利益全给中介包圆了,上市公司并不能通过公司上市得到好的发展,由此能够看出机制确实是有问题,所以本次监管层开始出手整顿。受此消息影响,今日A股市场出现分化走势,在权重金融板块的带领下,沪指出现低开高走的格局,而创业板指今日下跌最高逾2%,午后在沪指的带动下,出现反弹,收盘下跌逾1%。

  
 

  本人一直提醒大家,市场要想走出反复震荡的格局,必然需要二种力量的加持以及配合,第一就是量能,但量能方面目前还不需担心,今日虽说出现一定的缩量,但收盘还是维持了14个交易日在万亿规模之上;第二就是权重金融板块的力量,只有券商、保险、银行三大板块出现向上反弹共振市场才能进一步上行,才能打破反复震荡的命运。今日保险指数盘中最高上涨超4%,券商指数盘中上涨最高超3%,银行指数盘中一度超过2.5%。才能带领沪指重返3500点,但由于市场的做多动能并不充分,在加上创业板指数的拖累,今日市场的做多力量还是略显疲惫,沪指盘中虽说有重返3500点,但并没有站稳。

  
 

  回到盘面来看,今日A股市场明显的分化,更多的是创业板前期涨幅过高的半导体、芯片等科技股的大幅调整所导致,当然还有消息面的影响,而一直走低的权重金融板块出现大涨,这属于高低切换有点,但在这里的高低切换还有个因素是上周五权威媒体发文称,部分经销商恶意涨价,引发市场价格混乱,加剧市场恐慌情绪。汽车企业无奈大量囤货扫货,提高芯片库存,以抵御未来风险,进一步加剧“缺芯”困境,导致恶性循环!“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遏制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层决不会手软。所以本人认为今日科技股的调整来自于这里,其实这跟上市公司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打击的对像是下游囤货恶炒的商家,在科技股高景气的提振之下,权威媒体的发言反而利好整个行业。

  
 

  今日市场虽说出现风格的转换,以及板块的轮动,但还是存在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来原于权重金融板块的持续性待考查。毕竟前期有过类似的行情出现,我们不得不防。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忧,在市场中期向好趋势完好的情况下,即使出现调整,整体的空间也是有限,未来高景气的成长类标的仍然是市场的主力军。整体上看,如果说接下来权重金融板块不再次拖累市场,沪指有望突破3520,而市场也有望从超跌反弹向趋势性反弹转换。如果说权重金融反弹得不到延续,做不到搭台唱戏,市场的反复将延续。

  
 

  对于目前的市场,大家只要清楚一件事情就行了,全面牛还没有开始,而全面牛的行情预计是全面注册制实行后才会出现,目前在全面注册制还没有实行前,属于慢牛,属于结构性行情。沪指负责慢,而注册制下的创业板负责牛。所以在此基调之下,不管市场如何波动,都不会改变市场向上的重心。只要出现调整,可能就是低吸的机会,是提前埋伏的良机。在反复震荡蓄势过后,市场还是会重抬升式行情的。

  
 

  不过在慢牛,在结构性行情中,除了要有耐心外绝不能有贪心,要学会做到知足才能常乐。如果收益才能做到稳定并持续。明天继续关注权重金融板块的持续性。

  
 

  指数今日如期重返3500点,但由于市场的做多动能略显疲惫,导致收盘并没有站稳,但也不要担心,沪指站稳3500点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能否从超跌反弹向趋势性反弹转换,还得权重金融板块以及量能的配合才行,目前量能方面预计不用担心,市场需要担心的是权重金融板块而已。所以市场接下来还是重点放在权重金融板块身上,而本身沪指只要突破并站稳3520位置,大概率会向3570--3600区域发起进攻,从而完成超跌反弹向趋势性反弹转变。

  
 

  
 

  A股中期向好的基调没有改变之前,不管市场短期如何调整,都不并改变市场重心中期继续向上的决心。虽说市场短期经历快速回落,但也不失为一个提前埋伏,低吸的良机。在慢牛行情中,市场走走停停,反复震荡蓄势是正常的,良性的,行情不要指望一次能走完,这不现实。健康的慢牛行情高点不要随便预测,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操作上,切勿追涨,继续低吸埋伏为主!

  
 

  板块方面,下半年个人认为重点关注这几项:新能源(风电、光伏、水电、核电、锂电池等)、食品饮料、国防军工以及大数据跟信息安全。

  风险提示:股市投资,技术是基础,消息是重点,政策是方向,心态是关键;股市投资需要一颗平常心!只有拥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时不盲目看高而多一份警惕,在大盘大跌时多一份理性,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在个股盘整时多一份耐心主动坚守。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