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玉林公务员进村卖房背后:超八成外流人口进广
玉林市统计局公布的一份题为《浅谈人口外流对玉林市社会经济的影响》的报告,道出了其中玄机:
年轻劳动力都快跑完了!
该《报告》指出,玉林市户籍外出人口达136万人,平均每户就有0.8人外出。更可怕的是,这部分外出人口中,“80后”占比超74%,其中“90后”占比为46.5%。
这些玉林人都去哪儿了呢?
答案很简单,看下地图就知道了。在地理位置上,广西省西连云南省,东与广东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接壤,南临北部湾。相邻省份中,以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因此,广西绝大部分外流人口都去了广东。
七普数据显示,广西本地户籍人口共流出810.9万,其中有693万人都去了广东,占比超85%。这一数字,超过了广西常住人口总规模的1/8。
而玉林市,跟广西省其他地市相比,位置又更为特殊,其位于桂东南,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结合部,因此受广东省虹吸的影响更大。
玉林市统计局称,玉林户籍外出人口达到136万人左右,其中流向省内其他城市的有12万人,流向省外124万人,超八成流向广东省;玉林外出人口数量排全广西第一位。
目前,虽然玉林市总人口还保持在740多万人的水平,常住人口也有接近582万人,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仅增长0.2%,基本处于停滞状况。
并且,在玉林580多万人的常住人口中,仅有293万人为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为50.4%,比广西全省的城镇化率水平,还低了接近5个百分点。
可以想象,如果玉林再不采取措施,再不仰仗农村人口进城,那么其常住人口以及城镇化率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实则为解决楼市、土地财政焦虑
大量年轻人的流动,对流入省份来说,是利大于弊,但对于流出省份来说,则容易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是缺乏劳动力,进而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拖累消费、内需上不去。一旦内需疲软,中小城市普遍所依赖的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就会失去支撑。
当前的玉林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早在2017年前后,受棚改货币化政策影响,玉林跟其他三四线城市一样,大拆大建,为此,玉林吸引了绿地、彰泰、碧桂园等外来房企集中涌入,楼市迎来一轮量价齐升。
但自2019年下半年起,随着购房需求趋于饱和,玉林楼市开始出现下行迹象。同时,由于大量楼盘入市,而需求量跟不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
再叠加2020年疫情以及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潮退影响,今天的玉林楼市,去库存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玉林去化周期在2~3年之间。但如果考虑潜在供货,按照目前流速,去化周期可能在5~10年之间。
2022年1-4月,玉林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5%、17%。
不过,相比于销量不佳,玉林可能更担心的是开发商不愿拿地,因为这会引发财政焦虑。
数据显示,2021年,玉林公共预算收入79.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76亿元,支出是收入的4.7倍。收入与支出之间200亿左右的缺口,一部分来自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一部分来自卖地收入。
玉林市财政局坦言,全市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依赖程度较高,财政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21年,由于玉林土地出让收入完成不及预期,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1.64亿元,只完成了既定目标的77.4%,
对于土地财政减少的情况,玉林不得不依靠发债度日。截至2021年底,玉林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374.86亿元。
可是,至少从2021年来说,玉林一年的收成都不够花,那么面对到期的债务,玉林就只好借新还旧。据玉林市政府官网显示,2021年,玉林又借了15亿元,用于偿还到期的政府债券本金。
此情此景,仿佛曹雪芹笔下大观园寅吃卯粮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如何解决财务焦虑,开源节流是最简单的办法。
节流方面,玉林市表示将在财政支出方面更加注重精准和可持续性。玉林市财政局预计,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5.1%左右。
开源方面,加快农村人口进城以带动房地产投资,应该就是其中绕不过去的一环。
玉林让公务员进村买房,名义上是为了加快人口进城,但根本原因还是为了缓解人口流失所带来的土地财政焦虑。然而,要想年轻人心甘情愿地留在城里,需要足够的产业做支撑。不然的话,即便每年有十万大军进城落户,但因为没法转化为本地的常住人口,那么运动式拉人进城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 上一篇:8月2日江苏新海石化石油焦价格上调
- 下一篇:北京交警发布9月5日至9月9日出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