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村镇银行与其它中小银行,有何异同?
中村镇银行频频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外部经济形势的冲击,其本身存在的内部治理风险,更值得关注。
村镇银行未来往何处去?
从2007年至今,村镇银行发展不过16年,却已成为目前各类银行中数量最多的银行,这本身就说明了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村镇银行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的竞争。民营银行、农商行、农信社纷纷下沉服务普惠金融客群,很多小银行更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科技的手段服务更广大的普惠金融客群。除此之外,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下,也同样进一步下沉业务。这些都客观上对村镇银行产生了更进一步的冲击。“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导致的中小银行信任危机,无疑更加剧了这种困境,村镇银行很可能要面临新的洗牌。
近些年来监管也在加快处置农村中小银行带来的风险。在今年5月20日银保监会通气会上,监管就重点提及了对农村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的相关情况。从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627家,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金额超过前十年的总和。同时表示会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表明了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又再次提及“鼓励优质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适格机构参与并购重组农村中小银行”,并会落实鼓励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支持政策。因此未来大概率会通过政策,鼓励优质的银行、保险等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参与到农村中小银行的并购重组中。
同时,也要村镇银行本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类银行,这一点从后期民营银行、直销银行的设立是一个道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的变革与创新,就如当年农信社像农商行、城市信用社向城商行的转变一样。而当前在各类银行纷纷通过各类方式下场服务普惠金融客群后,村镇银行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履行其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使命,或者说是否需要村镇银行这一群体继续去履行这样的使命,同样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