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30家证券公司“白名单”亮相,广发、兴业、财信

时间:2022-08-12 12:12

  证监会公布首批29家证券公司“白名单”。

  随后,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情况对“白名单”持续动态调整,迄今为止共7次发布“白名单”,分别为2021年5月、7月、8月、9月、12月,以及2022年3月和6月。从调整幅度来看,“白名单”历次阵容变化都不大,2021年7月、8月和12月均没有改动。

  2021年9月为“白名单”券商首次更新,新晋入围的是“国开证券”,彼时“白名单”阵容增至30家。到2022年3月,“白名单”券商再次面临调整,是自该制度创设以来变动最大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券商被“踢出”名单的情况。3家出局券商分别为华宝证券、西部证券和浙商证券。至此,“白名单”券商名额降至27家。证监会并未披露3家券商被调出“白名单”的具体原因,但大概率与公司合规风控情况有关。

  到今年6月,“白名单”又再迎来3名“生力军”加盟,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同步入围,至此“白名单”阵容重回30家。值得注意的是,“白名单”首次公布至今一年时间里,首批29家券商仍有26家牢牢霸榜,从侧面证明了公司治理、合规风控能力长期走在行业前列。

  回顾“白名单”三大核心问题

  有望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白名单”首次推出之际便被行业给予厚望。

  “白名单”如何产生?据了解,“白名单”为前期证券公司申请、监管审核后确定,主要是考察“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两方面。后续证监会不定期调整名单,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体现监管的合规经营导向。

  “白名单”券商将享有哪些权益?为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精神,进入“白名单”的券商,将会在业务流程、监督管理方面获得许多便利,简单来说有三点,“白名单”券商取消部分监管意见书;对确有必要保留的监管意见书,简化工作流程;创新试点业务公司从“白名单”产生。

  “白名单”为何备受关注?证监会表明,为切实增加“白名单”公司的获得感,证监会将在总结评估监管意见书实行“白名单”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更多的监管事项纳入“白名单”管理,将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到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切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证监会也特别强调,“白名单”主要供证券监管部门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其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