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华宝新能源多项财务数据异常,营收猛增、关税
网上具体情形的截图如下: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龙华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华宝新能源下属子公司——电小二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1项质量标准,但新修订的《安全要求》已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实施,上述该项质量标准已不再适用,且电小二在收到检验不合格报告后积极联系客户召回,符合依法减轻处罚的情形,据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稽查科对电小二处以“没收锋6-5000移动电源产品59台,没收非法所得人民币11,540元,罚款人民币30,000元”处罚。2018年3月8日,电小二已足额支付上述款项共计人民币41,540元。
针对上述投诉及处罚,保荐机构应对华宝新能源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安全性作进一步核查及披露。
2
多项财务数据异常:毛利率过高但研发费率过低、营业收入猛增关税却大减、以销定产却突击增加大额存货
① 毛利率过高、但研发费率过低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华宝新能源持续坐拥行业最高的毛利率,详见下表:
但研发费用却持续垫底。比如2021年,华宝新能源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3,但研发费率却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研发费用的绝对数额比安克创新更是少了4.9亿元,详见下表:
这一现象与其所在行业的技术环境严重不符:便携储能产品技术含量高,更新迭代快,技术研发投入压重影响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华宝新能源如此少的研发投入却能维持如此强大的产品竞争优势,进而保持如此高的毛利率?
据此,其过高毛利率缺乏合理性。
② 营业收入猛增、关税却大减
招股书显示,发行人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0.7亿上升到2021年的23.2亿,上升了116%;但关税却从2020年的298万下降到2021年的96万,下降了32%。
按照华宝新能源的业务流程,以美国市场为例,产品在美国口岸进口时就要缴纳关税,然后在产品出售时确认营业收入。
所以,其出口到美国的货物,都要缴纳关税,然后除了卖掉的,剩下的都变成了存货。
一般来说,如果忽略短暂的清关时间,如果存货和关税税率都没有减少的情况下,那么营业收入增加,关税税额也应该增加。
实际上,便携储能产品的关税税率,从2020年2月起,由18.4%减少到10.9%。
而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税率,2020年9月由0恢复至25%。
考虑到便携储能产品营业收入占比80%,而太阳能电池板占比20%,计算得出,可以认为2021年的总体关税税率仅有-2%的下跌。
而2021年的存货,却比2020年有了4.31亿的增加,这些增加的存货,在进口过程中都是要缴纳关税的。这些增加的关税,完全可以覆盖因关税税率减少而减少的关税,而且还绰绰有余。
所以按照上述推算,因为2021年的营业收入和存货都有大幅增加,2021年关税税额应当比2020年也有所增加。这与财报中的关税税额反而减少不符。
据此,华宝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存货数据与关税数据的匹配性严重不足!
③ 以销定产、却突击增加大额存货
招股书显示:华宝新能源一直执行以产定销的政策,但是2021年却突击增加了4.31亿存货,存货因此达到6.3亿,其中主要是库存商品,具体明细如下:
便携储能产品的更新迭代较快,随着更高性能产品的不断退出,原有存货的售价会不断降低,减值损失会不断增加,甚至最后出售都会面临困难。比如招股书中提到的100wh以下的便携储能产品,售价从2019-2021一路下滑。
所以突击增加大额存货,既与公司既定的以产定销策略违背,又容易因为产品技术更新迭代而造成存货减值损失,对其合理性存疑。而且在境外的存货,存在监盘上的困难,在途物资更是无法监盘,也容易产生差错空间。
据此,对于存货数值的合理性也存在疑问。
综上,上述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种种矛盾之处,所以对这些异常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存疑。
3
报告期间大额现金分红,募投资金用途缺乏合理性及必要性
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华宝新能源共发生过4次股利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合计1.32亿元。
这一巨额分红,既相当于2021年研发费用的2倍,也超过了本次IPO募投中补充流动资金的1.27亿。
比如2020年的分红高达9700万元,而当年净利润的增长率也高达541%。面对净利润如此巨幅的增长,简直奇货可居,为什么股东却宁可把利润分掉,也不愿意投入到如此赚钱的业务中去扩大再生产?
难道控股股东还有利润增长更快的其他项目在手?还是他们更了解真实情况?
同时华宝新能源又清醒的认识到“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只能依靠自有资金等”,直到寄希望于本次IPO募投所需资金。
一方面明确表示缺钱,另一方面却持续大额现金分红,报告内期内分红资金是否用于体外循环有待保荐机构的进一步核查。
本次IPO,华宝新能源拟募投6.76亿用于下列项目:
但逐一分析,就可以发现部分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存在不足。
首先,对于便携储能产品扩产项目而言,一味投资增加产能,新增的产能可能无法得到消化。
对于全球市场占有率仅为5%的华宝新能源,2021年已经感受到了产品滞销的端倪,不得不进行降价促销,并造成了净利润的增长大大放缓。
而此时对产能的需求也仅略微超过实际最大产能约1%。完全没必要再投资2个亿去大肆扩大产能。
此外,当前美国和日本的人口数量均处于下行趋势,户外活动的习惯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当前主要市场的总体需求没有明显增长。新增加的产能,就需要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而华宝新能源的研发投入还很薄弱,并没有技术上的明显优势,有足够的能力从竞争对手虎口夺食吗?按常理,其难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来消化新增产能,所以便携储能产品扩产项目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存在不足。
其次,对于品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是为了实施各类数据分析模型和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服务公司的品牌运营工作,属于辅助性质的项目。
为此居然要花2.5亿,这可是华宝新能源将近1年的净利润啊,主要用来买地,买软件和雇佣开发人员。尤其是买软件居然花费了0.55亿元。
究竟是什么软件如此昂贵,还是仅仅用作募资的理由?加上开发人员薪酬,都已经接近1个亿了。
这样的投资项目,股东的投资回报又如何实现?确有必要吗?
对于补充流动资金1.27亿项目,虽然单独就项目本身而言,并无不合理,但却因为华宝新能源上市前突击大额分红1.35亿,而被动变得不合理。连流动资金都缺乏了,却依然还要大额分红,这真的合理吗?
- 上一篇:3月30日山东海江丙烯腈装置停车检修
- 下一篇:现代牧业跌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