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发改委重磅发文,万亿产业顶层设计落地,氢能
国家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氢能源板块市值近3.3万亿,最新估值为15.69倍,为近期低位。概念股中,31股估值水平低于该数值,其中中集集团、韶钢松山、华昌化工较低,最新滚动市盈率均不足7倍。
氢能源指数估值走势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据《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约5%,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10只高回撤股获融资客加仓
3月以来,氢能源指数累计下跌2.82%,概念股普遍下跌。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了月内回撤幅度逾10%但同时获融资客加仓的个股名单,共计10股上榜。
天合光能融资余额增幅最高,为69.28%。公司2017年便开展了氢能领域研发布局。近年来,公司持续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保持领先的氢能领域研发水平。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增长52.64%。其后亿利洁能、东华科技、联美控股融资余额增幅居前。
联美控股去年12月斥资1亿元受让爱德曼氢能3.3965%股权。联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海滨预计,未来3-5年后氢能产业将初具规模,5-7年后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2030年左右氢能将成为继电动汽车以后又一个极具爆发力的新能源产业。
亿利洁能此前公告披露,公司与氢阳新能源和中国五环工程拟签署《宁波氢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经各发起人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发起设立宁波氢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氢能源制备和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及应用技术等业务。公司拟出资500万元,持有10%股权。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