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东航物流IPO多久上市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要看是在创业板还是在主板。创业板时间大概在8个月左右,主板在14个月左右。这是平均时间,主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新股过会到上市一般多少时间
1到6个月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IPO上市是一件上市繁复的工作,准备的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以上,公司的规范程度、业绩情况、是否涉及投资者引入及股权激励等因素均会影响上市准备时间。
以向证监会申报材料为基准时间倒排时间表,关键时间点如下:
基准时间:向证监会申报材料。
1、申报材料之前3-6个月内:完成上市辅导的申请及备案工作。(具体时间依据各地证监局对上市辅导的时间要求而定,通常要求3-6个月)同时,各中介机构应完成上市申报材料的制作工作。
2、上市辅导申请时间之前3个月内:完成股份公司改制(改制前应完成账务的调整工作,相关会计报表数据已经相关中介机构认可,净资产数据在改制后不存在继续调减而导致出资不足的情形)。
3、改制之前N个月内(此过程需要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的时间):改制之前通常应完成拟上市公司的规范工作,并按照设计的上市方案(例如,股权结构、引入投资者、股权激励等)完成相关工作。此步骤是影响IPO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根据不同公司的规范程度以及设计的上市方案复杂程度,不同公司的时间跨度存在很大区别,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判断上市准备的时间。以下将拟上市公司经常存在的,对上市时间可能有较大影响的问题,简单列示,企业可以自行比较是否存在相关问题,来判断自己准备时间的长短。
4、历史上存在改制、剥离、设立需要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审批但审批程序及手续有瑕疵的,需重新取得相关手续。
5、存在代持、职工股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等情况的,需要逐一清理并作出承诺,相关中介机构需逐一核实。
6、出资时存在瑕疵的,例如实际出资未到位、以没有实际用途或价值明显偏低的专利权出资、缺少相关验资、评估程序等等,需要补足或补充相关程序。
7、收入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为少交税而隐匿利润等,需重新追溯调整,补缴相关税金。此情形需企业尤其注意,其可能直接影响企业是否具备上市申报的条件而导致申报时间大幅后移。企业未上市时,通常有隐藏利润少交税的动机,甚至部分地区税务机关满足征税指标的情况下,授意企业不要超额交税,然而如果企业想要上市,一方面IPO对拟上市公司有业绩要求,另一方面,IPO审核时关注会计核算的规范及纳税守法问题,因此为顺利上市,企业需要释放原隐匿起来的利润,这样就会带来大幅的账务跨年调整。若这种账务调整涉及补缴税金的金额较大,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滞纳金、罚金,以及无法开具税收守法证明,保荐机构、律师无法发表税收守法意见的情形,从而导致不具备IPO申报条件,相关年度无法作为IPO申报期的问题。此情形实务中非常多,若有上市打算,必须及早规划业绩及税负。
8、财务核算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需进行相关规范后才能申报材料。例如,未进相关明细核算、成本核算无法与收入相配比等,需企业重新对申报前三年一期的账务进行调整。且需聘请有资格的会计机构进行相关审计确认。
9、为解决上市前资金需求或改变单一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需引入投资者,从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谈判、方案设计到最终投资到位,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些企业还涉及自身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也需要预留充分的时间。
10、上市前为激励高管、稳定员工,可能涉及股权激励等事项,相关方案设计、持股公司设立等也需要一定时间。
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IPO审核通过后,约需要多长时间上市
平衡型基金是指以既要获得当期收入,又追求基金资产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把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基金。
其中的分红型主要投资于前景佳、稳定派息的股票。比较强调到点分红,如果有收益,那么分红次数比较多。
价值投资型: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
定投的话,华夏回报历史表现还不错,兴业趋势波动比较大。我个人更看好华夏回报。
华夏基金是中国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公司,旗下很多表现不错的基金。比如华夏大盘精选,华夏回报,华夏债券等都很优秀。 上海浦东东航送货排队,交警罚款合理吗为什么机场交警队不约谈东航物流,罚款就能解决问题
我的天呐,太吓人了吧一楼。 大家对东航货运有什麽意见,呵呵
很好呀,是一个自豪。
有台湾航空业“大哥大”之称的中华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发布公告,称其将入股由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新企业——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完全经营货运的航空企业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
如果这一参股行动最终得以落实,那么,这亦将是继1995年美国金融家索罗斯收购海南航空公司21%股份之后,第二家有外资介入的航空公司。
而对东航来说,其货运业务并不是此时才成为“新星”。“货运业务将成为东航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年占整个公司的收入比例可能达到20%。”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明对本报记者说。
而在去年,这个比例是17.02%。事实上,近几年来东航货邮运输量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其客运增长,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中国的航运市场前景很好,但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必须增加运力投放,扩大市场规模,才能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并在今后几年继续增长。”中货航总经理周礼国对此充满了紧迫感。
显然,华航的入股是东航壮大步骤之一。据称,如果华航在今年底如期注入部分资金,东航准备将中货航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5亿元人民币增至15亿元人民币。周甚至“希望在今后2-3年能逐步扩资到 50亿。”周说。
航空货运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航空货运业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东航高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道出如下一组数字:
1999年民航航空货运总量为170万吨,与铁路的货运量相比,不到其1%;
目前,国际航线的货运,国内航空公司只承运了20%,大部分由外航承运或由香港转口;
据统计,从加入WTO之后到2005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将增加到现在的2倍。这些数字令人既喜亦忧。潜力大,竞争压力也大。
国际同行目前普遍看好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在1999-200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8.2%;如果运力投放正确,仅上海地区的货运增长将达到15%。《华尔街日报》则预测,中国未来十年货运增长率将达到17%,远远高于客运8%的增长速度。
“国内航空货运起步晚,但面临的是一个潜力大,竞争激烈的市场。”周礼国这样描述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很显然,中货航面对的竞争相当激烈。目前,中货航绝大部分运输收入来自国际运输,所拥有的全货机也全部飞国际航线;中货航立足之地——上海是中国最主要的航空货运枢纽,1999年航空货邮运输量占全国货运总量的4.1%。正因如此,上海也成为各航空公司角逐的主战场。
目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已有三架全货机的基础上又湿租了一架B747货机,于8月1日投入北京-上海-芝加哥航线全货班,班班爆满后,最近又将增加运力。联邦快递的货班现也已增加到每周五班。此外,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卢森堡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香港港龙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货班纷纷从上海飞往世界各地。由于外航相继实行自由销售,他们利用回程航班低价抢运货物,结果大大压低了运价。这也是中货航货运输量上升但货运收益率却逐年下降的原因。
不仅如此,中货航还面临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危险。“今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上升了24%,我们的货运量也增加了,但市场份额减少了1%。”周礼国说。
增强竞争力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中国的航空公司与国外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相比,无竞争力可言。如果实行‘开放天空’,国外航空公司自由进入,凭借其巨大的规模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我们将很难生存。”周礼国不无忧虑。
周礼国认为,与外航相比,中货航在经营规模、运营成本、运力结构、航线布局及信息系统方面有差距;但在劳动力成本、本地化资源及国内航线网络上则具有优势。
而相对国内航空公司,中货航却有相当的优势。业内人士指出,中货航身处上海,已经占了地利。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量大,但货物主要流向香港,香港的运价水平、配套设施及航班密度决定了其作为亚洲空运中心的地位,广州、深圳只能成为香港的补充。渤海湾经济较为发达,一部分货物流向了韩国。从目前的吞吐量及地利位置而言,上海得天独厚。中货航也已经在此扎下了根基。其次,根据中美航空协议,到2001年4月,中货航将成为中国第四家经营美国航线的航空公司。
在上海,中货航在浦东机场附近购置了1000亩土地,建设了一流的物流中心,用于发展货运仓储业。目前一期工程投资3·62亿元,占地352亩的自用仓库及代理仓库也已经投入使用。“中货航要把上海货运市场作为经营重点。”周礼国说。
据透露,中货航将力争把香港市场开发成中货航的第二个货运基地。香港货运量每年以4-5%的比例增长。中货航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增加航班。周礼国称,中货航作为一个专业货运航空公司,通过努力,应有可能在香港市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果达到5%的市场占有率,中货航2000年在香港航线万吨。除去东航客班的运力,尚有4.6万吨需由货机来承运。即每日要执行一个以上的航班。
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
据介绍,中货航成立初始,华航就表达了入股愿望,力图参与经营祖国大陆的航空货运。至今,双方已经初步达成了合资意向。外电报道,华航将购入低于35%的股份。
周礼国表示,中货航近期的发展目标首先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份额。“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中美航线,尽管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我们仍要加大运力投放。因为如果在这条航线上不具有规模优势,其运价就会受处支配地位的航空公司操纵,我们就会更加被动,亏损更多,直至退出市场。”
东航及中货航现在的目标是在现有占有率基础上争取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为此,东航将尽快增加运力。8月,中货航货机增加到3架,根据市场情况再增租2架747货机。周礼国认为理想的机队是,在2004年以前,中货航拥有由6架MD-11大型货机及4架A320中型货机组成的机队。“这样的规模存在发展空间。”
- 上一篇:今天上证综合指数,完全不懂股市怎么入门
- 下一篇:股票DPO,请问股票怎样做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