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板块运动的3个观点,资金净流入为什么还跌停
1: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2: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壳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2、板块是运动的;3、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比较多。
3:板块运动基本理论的要点
板块构造认为:地壳的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大陆和海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基本论点有4个。
1,地球的上壳层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a,脆性和粘性都较大的岩石圈(地壳和地幔的最上层)。
b,脆性和粘性都较小的软流圈。
2,岩石圈在侧向上分为若干个大的刚性板块,他们岩石圈和软流圈的界面经历着长期,缓慢,规模巨大彼此相对的水平位移,板块在裂谷带拉开(海底扩张),洋壳在深海沟——岛弧带俯冲(消亡)。
3,板块水平位移的原因在于地幔中的热对流,拉开(扩张)发生在上升流的地段之下,俯冲(消亡)则发生在下降流的地段上。
4,在全球范围类,板块在扩张带的拉伸(离散)与在消亡带的挤压(汇聚)之间互相补偿,使地球半径得以基本保持不变。
希望你满意!!!
4:板块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三大特点:
岩石圈板块总体向西漂移的定向性:根据J.B.明斯特(1978)和A.E.格里普(1990)等人的研究,北半球岩石圈板块运动矢量相对热点参考架都是向西漂移旋转的。南半球除印度洋、太平洋和非洲是向北运动外,太平洋和大西洋洋脊,虽然以向两侧做离散运动为主,但洋脊西侧运动矢量明显大于东侧,因此,整体上仍然可以看作是向西漂移的。由于北半球较南半球向西漂移量较大,故在赤道附近可能存在着一个南、北半球相对运动的扭动带。目前整个岩石圈相对地幔做向西的整体运动已得到普遍的承认。
岩石圈板块运动强度的非平稳性:主要有三点依据,即大洋中脊的变格和跳位现象,以及热点轨迹走向的显著变化;古地磁视极移曲线沿走向突然改变而分开;岩石圈板块相对于热点,其运动速率发生过较大变化,比如北美、欧亚、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早期的运动速率曾达到过8cm/a,而现在的运动速率则为2cm/a左右。地震活动的幕式特征也是板块运动非平稳性的反映。
岩石圈巨型构造系的反对称性:全球巨型构造系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式虽相互对称,但活动构造特征是相反的,故称反对称性。全球3/4的大洋和洋脊裂谷集中在南半球,那里有相当高的热流值,代表扩张型半球;相反,全球3/4的大陆和活动造山带则集中在北半球,那里有广泛的地震活动,代表压缩型半球,此与南半球形成鲜明对照。在以经度180°为中心的太平洋半球,其环太平洋消减带代表着压缩型半球,边缘环带为以180°半径为中心的环带;以经度0°为中心的大西洋半球,则在0°以西,呈面状分布着一系列纵向洋脊和裂谷,代表着纵张型半球,二者的反对称性特征亦相当明显。此外,在同一构造系内,也存在着明显的反对称性,如在环太平洋深消减带板舌构造系内,西太平洋的板舌倾角多数大于45°,以至直立下插,而东太平洋的板舌倾角多小于45°,在南美西岸可以低到8°~12°,以至水平。西太平洋俯冲带为典型的沟—弧—盆系,而东太平洋俯冲带则属陆缘挤压造山带,弧后盆地不发育。西太平洋中脊裂谷和太平洋中隆裂谷,虽然在中、低纬度它们的走向都是南北向,转换断层也基本是东西向,但中脊两侧同一地质时代的海底磁条带的宽度并不相等,多数是东侧比西侧宽,反映两侧为不等速扩张,这是板块运动速率的反对称性特征。
5:有a和b两家公司,他们是竞争对手,a是一家上市公司,a公司发行了百分之十五股份的股票,假如这百分之
你在说长原集团和沃尔核材吧
6:中国哪些上市公司的主要国际竞争对手是日本
我国在市场竞争中成其为日本企业强劲对手的有TCL集团、四川长虹、格力电器、海信电器、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广钢股份、太钢不锈、鞍钢股份、中国北车、上海汽车、京东方A、长电科技、士兰微、华东科技、华胜天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