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市盈率估值模型
市盈率估值法的市盈率
市盈率是一间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 =每股市价/每股盈利
公司估值的估值方法
进行公司估值的逻辑在于“价值决定价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等);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现模型估值、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等)。
1)相对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法简单易懂,也是最为投资者广泛使用的估值方法。在相对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标有市盈率(P/E)、市净率(PB)、EV/EBITDA倍数等,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其中:企业价值为公司股票总市值与有息债务价值之和减去现金及短期投资)
运用相对估值方法所得出的倍数,用于比较不同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公司之间的相对估值水平;不同行业公司的指标值并不能做直接比较,其差异可能会很大。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通过行业内不同公司的比较,可以找出在市场上相对低估的公司。但这也并不绝对,如市场赋予公司较高的市盈率说明市场对公司的增长前景较为看好,愿意给予行业内的优势公司一定的溢价。因此采用相对估值指标对公司价值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宏观经济、行业发展与公司基本面的情况,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与绝对估值法相比,相对估值法的优点在于比较简单,易于被普通投资者掌握,同时也揭示了市场对于公司价值的评价。但是,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市盈率、市净率的变动幅度也比较大,有可能对公司的价值评估产生误导。
2)绝对估值方法
股利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采用了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股利或者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利折现模型最一般的形式如下:
其中,V代表股票的内在价值,D1代表第一年末可获得的股利,D2代表第二年末可获得的股利,以此类推……,k代表资本回报率/贴现率。
如果将Dt定义为代表自由现金流,股利折现模型就变成了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税后经营现金流扣除当年追加的投资金额后所剩余的资金。
与相对估值法相比,绝对估值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精确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但是如何正确的选择参数则比较困难。未来股利、现金流的预测偏差、贴现率的选择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估值的精确性。
那价值投资者又该怎样解决估值的难题呢
也可以将公司估值的主要方法归纳起成三类:
现金流量折现(DCF,Discounted Cash Flow)
将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到特定时点上以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
可比公司分析(Comparable Companies Analysis)
利用同类公司的各种估值倍数对公司的价值进行推断
可比交易分析(Comparable Transactions Analysis)
利用同类交易的各种估值倍数对公司的价值进行推断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
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
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中小企业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比如A公司刚刚获得中小企业融资,B公司在业务领域跟A公司相同,经营规模上(比如收入)比A公司大一倍,那么投资人对B公司的估值应该是A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在比如分众传媒在分别并购框架传媒和聚众传媒的时候,一方面以分众的市场参数作为依据,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为聚众估值的依据。
可比交易法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公司中小企业融资并购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
3.现金流折现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 每年的预测自由现金流; r: 贴现率或资本成本)
贴现率是处理预测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初创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贴现率比成熟公司的贴现率要高得多。寻求种子资金的初创公司的资本成本也许在50%-100%之间,早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40%-60%,晚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30%-50%。对比起来,更加成熟的经营记录的公司,资本成本为10%-25%之间。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估值方法。
4.资产法
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这个方法给出了最现实的数据,通常是以公司发展所支出的资金为基础。其不足之处在于假定价值等同于使用的资金,投资者没有考虑与公司运营相关的所有无形价值。另外,资产法没有考虑到未来预测经济收益的价值。所以,资产法对公司估值,结果是最低的。
股利贴现估值、市盈率估值、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这三种方法各自适用于有哪些
股利贴现估值主要适用于业绩增速缓慢,业务稳定性强,分红率高,持续分红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估,最接近债券或者定期存款的横向比较法。代表性的公司包括煤炭,电力,交通运输,部分银行等。
市盈率估值是不考虑分红率因素,以每年的收益实现为基础,假定以后每年保持该收益,将收益累加,计算回收成本年限的方法。将该年限与相应的定期存款回报横比,从优劣的比较上,得到不逊色于投资债券和定期存款回报的市盈率水平。
自由现金流是假定该现金流为公司收益,计算公司价值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追踪自由现金流的趋势,一般应用在新兴业态尤其是虚拟经济领域,是在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判断始终亏损的初创科技公司价值的窘境下,新出现的与股价表现挂钩的分析方法。比如国外的亚马逊,国内的京东亏损期股价上涨,传统方法无法解释,现金流跟踪法应运而生。 什么是市盈率估价方法。
1.市盈率相对价值法
股权现金流量法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应用时会碰到较多的技术问题。有一种相对容易的估价方法,就是相对价值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类似企业的市场定价来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它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市场价值的主要变量(如净利等)。市场价值与该变量(如净利等)的比值,各企业是类似的、可以比较的。
其基本做法是:
首先,寻找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变量(如净利);
其次,确定一组可以比较的类似企业,计算可比企业的市价/关键变量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
然后,根据目标企业的关键变量(如净利)乘以得到的平均值(平均市盈率),计算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
相对价值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的价值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如果可比企业的价值被高估了,则目标企业的价值也会被高估。实际上,所得结论是相对于可比企业来说的,以可比企业价值为基准,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相对价值模型包括股权市价/净利、股权市价/净资产、股权市价/销售额等比率模型。本文只讨论一种最常用的市价/净利比率模型,即市盈率模型。
(1)基本模型
市价/净利比率,通常称为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净利
运用市盈率估价的模型如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的每股净利
该模型假设股票市价是每股净利的一定倍数。每股净利越大,则股票价值越大。同类企业有类似的市盈率,所以目标企业的股权价值可以用每股净利乘以可比企业的平均市盈率计算。
(2)市盈率模型的适用性
市盈率模型的优点:首先,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其次,市盈率把价格和收益联系起来,直观地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再次,市盈率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综合性。
市盈率模型的局限性:如果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再有,市盈率除了受企业本身基本面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整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在整个经济繁荣时市盈率上升,整个经济衰退时市盈率下降。如果是一个周期性的企业,则企业价值可能被歪曲。市盈率估价模型被误用是很常见的事情。
因此,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
(3)市盈率模型的应用
相对价值法应用的主要困难是选择可比企业。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组同业的上市企业,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市价比率,作为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乘数。
市盈率取决于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股权资本成本)。选择可比企业时,需要先估计目标企业的这三个比率,然后按此条件选择可比企业。在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增长率,应给予格外重视。处在生命周期同一阶段的同业企业,大体上有类似的增长率,可以作为判断增长率类似的主要依据。
乙企业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其每股收益为0.5元/股,股票价格为15元。假设制造业上市企业中,增长率、股利支付率和风险与乙企业类似的有6家,它们的市盈率如表1所示。用市盈率法评估乙企业的股价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由于:股票价值=0.5×28.1=14.05(元/股),实际股票价格是15元,所以乙企业的股票被市场高估了。
“价格/收益”的平均数通常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2.市盈率指标单独运用
当然,市盈率作为相对价值法的一个模型进行相对估值评估外,市盈率本身也是用来直接判断股价过高还是过低的最广泛、最流行的一个指标。只考虑市盈率当然不行,但是毕竟非常容易取得,正确运用,也有很大作用。
正确运用市盈率估值,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给予我们很多忠告:
首先,不要过于相信专家对公司收益的预测;
其次,低市盈率股票并不一定值得购买,往往一些业绩不好,增长长期缓慢的公司也都在低市盈率之列;
再次,千万不要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一定要充分、全面比较,与行业平均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进行比较,一家公司市盈率特别高,那它的收益必须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才能表明其股价是合理的,否则投资者要收回投资所用的年数可能要比投资者的寿命还要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EDS股票市盈率竟然高达500倍,意味着公司收益保持不变,你也得花5个世纪(500年)才能把最初投资收回来,尽管后来,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收益都超预期的好,但是1974年股价仍然从40美元跌到了3美元,这大跌也许与公司本身经营业绩无关,是因为股价过于高估。
最后,林奇的经验指出,市盈率与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分析股价是否高估:“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价合理,那么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将等于公司的增长率。”“一般来说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长率的一半,那这家公司就非常不错了。如果市盈率是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家公司就差些了。” 当然,这些是林奇先生通过大量实践得到一些判断体会,投资者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本文摘自德续会计本科论文:《股票价值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市盈率估价模型怎么使用
股票定价模型:市盈率估价方法 市盈率,又称价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价格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反之,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们能分别估计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那么我们就能间接地由此公式估计出股票价格。这种评价股票价格的方法,就是“市盈率估价方法”。
多元增长模型:
多元增长模型是最普遍被用来确定普通股票内在价值的贴现现金流模型。这一模型假设股利的变动在一段时间7、内并没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预测,在此段时间以后,股利按不变增长模型进行变动。因此,股利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在股利无规则变化时期的所有预期股利的现值。
第二部分包括从时点T来看的股利不变增长率变动时期的所有预期股利的现值。因此,该种股票在时间点的价值(VT)可通过不变增长模型的方程求出
[例]假定A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为0.75元,下一年预期支付的每股票利为2元,因而再下一年预期支付的每股股利为3元,即
从T=2时,预期在未来无限时期,股利按每年10%的速度增长,即0:,Dz(1十0.10)=3×1.1=3.3元。假定该公司的必要收益率为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别计算V7—和认t。该价格与目前每股股票价格55元相比较,似乎股票的定价相当公平,即该股票没有被错误定价。
(2)内部收益率。零增长模型和不变增长模型都有一个简单的关于内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对于多元增长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简捷的表达式。 虽然我们不能得到一个简捷的内部收益率的表达式,但是仍可以运用试错方法,计算出多元增长模型的内部收益率。即在建立方程之后,代入一个假定的伊后,如果方程右边的值大于P,说明假定的P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个选定的尽值,方程右边的值小于认说明选定的P太小。继续试选尽,最终能程式等式成立的尽。
按照这种试错方法,我们可以得出A公司股票的内部收益率是14.9%。把给定的必要收益15%和该近似的内部收益率14.9%相比较,可知,该公司股票的定价相当公平。
(3)两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时投资者会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时间了以前存在一个公的不变增长速度,在时间7、以后,假定有另一个不变增长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时间前,不变增长速度为身I,在71和72时间之间,不变增长速度为期,在72时间以后,不变增长速度为期。设VTl表示
在最后一个增长速度开始后的所有股利的现值,认-表示这以前所有股利的现值,可知这些模型实际上是多元增长模型的特例。
零增长模型
零增长模型假定股利增长率等于零,即G=0,也就是说未来的股利按一个固定数量支付。
[例]
假定某公司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为8元,其公司的必要收益率为10%,可知一股该公司股票的价值为8/0.10=80元,而当时一股股票价格为65元,每股股票净现值为80—65=15元,因此该股股票被低估15元,因此建议可以购买该种股票。
[应用]
零增长模型的应用似乎受到相当的限制,毕竟假定对某一种股票永远支付固定的股利是不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决定普通股票的价值 市盈率法的估价模型
市盈率所反映的是公司按有关折现率计算的盈利能力的现值,它的数学表达是P/E。根据市盈率计算企业价值的公式应为:
企业价值=(P/E)目标企业的可保持收益
企业的可保持收益是指目标公司并购(交易)以后继续经营所取得的净收益,它一般是以目标公司留存的资产为基础来计算取得的。
每股税后利润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
1、完全摊薄法:用发行当年预测全部税后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数,直接得出每股税后利润。
2、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如下:每股(年)税后利润=发行当年预测全部税后利润÷发行当年加权平均总股本数=发行当年预测全部税后利润÷[发行前总股本数+本次发行股本数×(12-发行月数)/12]
- 上一篇:新股申购中签后多久上市
- 下一篇:期货公司合规风控部怎么样,福州期货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