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每股情况

时间:2021-11-08 08:01

  每股送股比列怎么算

   每股送股比例这个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相关分红方案,至于转股一般也可以理解成是“送”的,你相关分红后所持有的股数要怎么算就是你现在持有的股数乘以(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转股比例)。
在中国股票市场交易中对于股票买卖时买入必须是一手或一手的整数倍,卖出则不受此限。你可以卖出股数是一股,但只不过相关的交易手续费会贵一点而已,一般情况下那些不足一手的零股与整手一起卖出相关的手续费相对会少一点。 什么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

   每股收益:股份有限公司每一股份在固定期间内的收益。
通常我们说的固定期间就是指一年、半年、一个季度等。
也就引申出年收益、半年收益、第几季度收益
收益也就是获利多少,就是净利润。
譬如:每股年收益0.4元
如果总股本是4000万
那么公司的今年总收益是:4000万*0.4元=800万元。
这个是净利润。
反映公司的获利情况
请区分收益和收益率 不同的每股收益都是什么意思各有什么不同

   摊薄每股收益:指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那些不是由正常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比如公司卖掉了一块地皮而取得的收入,就是非经常性收益,因为,你不可能经常有地皮可卖,是吧,除非是专门搞地皮买卖的公司,又比如政府给的补贴,也是一种收入,但政府不可能经常给补贴,所以,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将这些不是由企业实际经营获得的收入加以扣除,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摊薄每股收益(扣除):意思跟摊薄每股收益一样,只不过,用括号注明后,表示强调已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了扣除,如果没有加括号的“摊薄每股收益扣除”,那意思又不一样,则表示的内容是指扣除的那部分收入,比如卖地皮的那部分收入,比如政府补贴的那部分收入。每股收益(加权):通常叫做加权每股收益,意思是指对每股收益进行了加权处理,也表示一种强调,加权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的区别是对新增加的股份进行了时间因素的加权计算,这主要是针对有新增股份的情形而言的,没有增发新股的,不需要进行加权处理。之所以进行加权处理,是为了更好的反映该企业对使用资金的盈利能力,因为,既然有新增发的新股,那么,获得增发部分的资金就应该是年中的某一个时间,那么,对于部分资金的使用时间就不可能是全年,比如一企业9月份增发了100万股股票,那么,企业在获得这100万股票的资金的使用时间实际上就只有三个月,而并不是全年都得到了使用,那么,在计算全年的每股收益时,就有必要对这个使用时间的因素加以区别对待,于是引入“不同的时间权重”,这就是加权每股收益。比如,一企业原来有股份100万股,7月1日又新增发行了100万股,总股份是200万股,如果该企业当年的总收益(税后)是400万元,那么,基本每股收益就是:400/200=2元/股,而加权每股收益就是:400/(100+100*0.5)=2.7元/股,因为,新增的100万股资金只使用了半年,这样的话,加权每股收益就更能反映到该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了。加权每股收益(扣除):这个词本身的提法存在问题,因为,这里还扣除什么呢扣除新增发的新股资金而取得的那部分盈利如果是这个意思,那需要企业对原股本部分资产与新股本部分资产的盈利进行分别核算,才行,否则,这个扣除难以办到,比如上面举例中获得的400万收益,其中有250万是原100万股而取得的收益,而另150万是由后面新增发的100万股取得的,因而,这里扣除的部分就是150万的收益,如果将原股本与新股本的每股收益进行分开计算,那么,情况就是这样的,原100万股每股收益:250/100=2.5元/股,新增100万股每股收益:(150*2)/100=3元/股(注:年收益应该为半年收益的两倍,所以,在计算这100万股的年收益时需要乘2),然后再简单平均:(2.5+3)/2=2.75元/股,然而,这样计算在实质上与前面的计算是一样的,或许在表达上可以有所区别,比如前面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全年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150万股,而后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该公司实际使用的资本金是300万股,但却只使用了半年。这怎么说起来有些别扭呢半年后不使用了吗或者,后一种计算更考虑新增100万的盈利能力权重,但这样的做法实际是没什么意义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这样计算。当然,如果在一些行情软件或者年报里面有这样的提法,那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前面一种摊薄每股收益对非经常性收益进行扣除的性质,而在计算方法上面同时进行了加权,仅此而矣,而不会有单独的对“加权每股收益”的“扣除”。也就是说,加权每股收益(扣除)与加权每股收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其中,总收益为税后利润,如果存在优先股的话,需要将优先股股利先行扣除再计算总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指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考虑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股票之外还存在的其他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情况,需要将这部分潜在性的普通股纳入计算每股收益,比如工商银行除了在A股上市以外,还在港股上市,因而,如果按工商银行总收益除以工商银行A股的总本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还必须将在香港上市的那部分股份按一定的价格转换成A股普通股,再进行加总计算总股本,这样得出来的每股收益才能实际反映工商银行的盈利情况,再比如四川长虹除了发行股票之外,还发行了一些权证,因此,在计算每股收益之时,就需要考虑有可能行权的权证对总收益的影响,也需要将可能行权部分的权证按一定的价格折算成普通股再计算总股本和每股收益,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四川长虹的真实盈利水平,通过这样全面计算总股本以及总收益(因为总收益在转换普通股成为真实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费用)之后而得到的每股收益,即为稀释每股收益,因此,稀释每股收益,比每股收益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总的关系来看,不管是摊薄、还是加权,亦或是稀释,都是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总收益或者总股本的变化而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得到的,因而,基本每股收益是基础,但是,摊薄、加权、稀释每股收益则能更真实、更准确、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计算上的差别是,都通过对——基本每股收益=总收益/总股本——这一公式的分子或者分母的改变而得到,比如摊薄每股收益是改变分子的大小而得到,加权每股收益是改变分母而得到,稀释每股收益是既改变分母亦可能改变分子而得到。 每股收益率是怎么回事

   每股收益是指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每股普通股所获得的净利润。 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你好,每股收益表示的是该只个股目前价位相比于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每一股的盈利。股票市场交易最低为一手,一手等于一百股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EarningPer Share,简称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比率越高,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时,净收益是税后净利,股份数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如果公司还有优先股,应从税后净利中扣除分派给优先股东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数。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本期净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

一般的投资者在使用该财务指标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通过每股收益指标排序,是用来寻找所谓“绩优股”和“垃圾股”;
二、横向比较同行业的每股收益来选择龙头企业;
三、纵向比较个股的每股收益来判断该公司的成长性。

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基本不具备延续性,因此不能够将它单独作为作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分红利,大多数时候是送股,同时为了融资会选择增发和配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有这些行为均会改变总股本。由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总股本发生变化每股收益也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再纵向比较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没有很高的增长率,甚至是负增长。

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看看,里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