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cta策略公募基金哪里可以买,etf基金怎么买

时间:2021-10-13 15:03

  1:为什么CTA策略这么火

  1、CTA不只是做商品,股指的CTA策略可以极低成本的转移到其他资产类别上。

  2、对于股票来说,这是个分散投资。

  3、CTA可以做量化,风控比较容易理解,策略可以很有效。

  2:什么是CTA策略

  CTA策略研究对象:狭义上来说,CTA策略的研究对象只包括,像国内的股指,大宗商品和国债(利率),这些品种是目前国内CTA策略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利润来源;
广义上来说,可以是大宗商品,国债(利率),股票,(包括spots和futures),甚至期权等任何有一定历史公开量价数据的品种。
CTA策略研究周期:通常来说,以分钟、小时和日线数据为主。少部分CTA策略也会用到tick数据,包括level2的bidprice,askprice,bidvolume,askvolume。
CTA策略研究方法:对单个品种历史上的量价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持仓量这些数据,提炼出具有概率优势的规律,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因子或者策略,并将此规律用代码实现,并假设这类规律在未来会依然存在。最后用此类规律来判断品种未来的方向,进行开仓,平仓,加仓,减仓等操作,并以此来获利。通常来说,演化至今的CTA策略基本都是全自动交易,但也依然有辅之以手工判断的交易存在。

  3:如何才能买到场内交易的基金。

  一、关注股市很久,看着它在2005年一直到了1000点,大家都说要崩盘的时候,我似乎看见自己的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春天,在2005年6月底的时候跑到了工商银行要求买开放型基金,那个时候好象几乎没有人买基金,不过个人认为国家不会看着股市倒的,而且开放型基金能跌破净值。
那不是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要倒闭,抱着这个信念我狠狠的买了广发聚富,原因是那个时候这个基金开了定投,我想有银行担保(编辑提示:银行不是为基金公司担保,只是对资金进行管理),积极推荐的基金,总会错不到哪里去。而且我当它是定期存款嘛。
从那天开始,我就进入了基金投资的不归路,呵呵!
本人经验之一:如果你是新手,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不管银行的投资经理如果给你推荐(想当初银行的经理看见我买基金,是一个好象是专门管大户投资的经理接待我,因为那个时候理财的人太少了,经理极度热情的给我讲了一个下午),我最后被打动的是它的宣传单,定期定额投资的宣传单,那个时候这个是新开发的业务,第一个推荐就是广发聚富。这个就是类似银行的担保了。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可以到银行要求看它的定期定额投资的宣传单,既然银行敢和它联合这个业务,想必这些基金必然是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了,嘎嘎!
本人经验之二:然后,我都买完了,才想到回家去学习基金是个什么东西,我看来是极度大胆的投资人了。
题外线买到现在,如果算累计净值似乎也快到3元了。我从来不卖。现在看到很多新基民,经常买入卖出,我很头晕。
基金,特别是除了股票型基金外的基金,不适合波段操作,这个是本人经验之二哈。
本人经验之三:买完了,当然要学习基金了,虽然我们有专业的投资经理,但是什么都不管,这个是投机,不是投资,个人认为。
我当初回来在网络上搜索了好久,当然没有现在那么多介绍了,我记得我是在狐狸这里的证券下学习的(当时还没有基金专版),然后第一次懂得基金的类型,投资风格,基金的报表,基金的评级。
本人经验之四:如果你是新手,如果你要买基金,本人建议最好去学习一下基金的分类,基金的基础知识。要不然,你明明买的是货币基金,却要求每年10%以上的收益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哟。还有平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也是大大不同的,经常看见一些朋友说哪个基金如何如何好,比哪个哪个好。如果你买的是股票型基金,长得比平衡型基金快,这个有什么奇怪的。平衡型基金买股票的比率限额本来就比股票型低,涨得比股票型慢,不表示它不是好的基金。
二、学习完基金的基础知识以后,推荐一个大家可能都用到的评级系统了哟,晨星和中信评级系统。对与新手来说,这两个系统确实是选基金的好帮手,上面有详细的几年对比业绩。还有它的评定,一览无疑。
不懂买什么基金,那就选那些上面星星比较多的(就是级别比较高的了),这个也是好方法,当然,你要注意,它也是分类别评定的,分股票型呀,平衡型呀,等等……
三、我都学习完后,好象就差不多开始了,2005年的7月份国家宣布人民币升值了,我就看着我的基金开始长过了1元钱,那个挣钱的高兴,就别提了,嘎嘎……
不过哟!看到很多,朋友说基金老不涨,想当初,我拿的基金是一个月就变动了3分钱,中途还倒退的。
又一个个人经验:投资基金,就不要想一步登天,国外的基金,20年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每年10%几,已经是很好的基金,像去年开放型基金普遍翻翻,那是因为中国股市从1000点的几乎崩盘涨上来,这种机会一辈子都遇不上几次。而且想当年也是-1300,横了大半年,在那大半年基金普遍就长了1毛多。经常买卖基金不是基金的常规做法。
四、线月开始的,那个时候基金终于普遍结束净值跌破1元,然后向上了,可是我当初还总想捡低于1元的基金,因为也感觉比较便宜,而且风险低,现在回想,是又一个误区。
那个时候基金天下版块也刚开没有多久,就基金直通车一个斑竹,人气也不旺,大家都在探索中,呵呵……
说到这里,又要提我的一个经验了:基金净值不是买基金的标准,我刚开始也总想检便宜的,比大家还厉害,我总想买跌破一元的,因为我第一个基金就是从9毛多买的,连新基金我都不考虑。
后来,当然不可能给我买到低于一元的基金了,哈哈,所以我又开始买新基金,当然也是看着便宜,又一误区。回想其实我也犯了不少错误。
我为什么买新基金呢,因为我第一个新基金是广发的聚丰,我记得是2005年的11月发行的,发行的我也就买了一点,然后看着它封闭期的时候居然长的比我的广发聚富还要快。为什么呢,因为广发聚丰是股票型嘛,广发聚富是平衡型基金,持有股票当然比广发聚富多,长得快是正常的呀。我也是那个时候意识到基金类别的重要性。
五、大概是2005年2月的时候,过完年吧,大盘就开始1300点那座大山了哈,7上7下,我都弄得快头晕了,我的基金也是长了又跌下去,跌下去又长上来,总之最后好象都是原地踏步而已。
经验: 大盘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左右基金的净值,虽然我不建议基金波段操作,但是买基金是要考虑大盘情况了,如果大盘现在位置高,要调整了,你现在买,就是站在高岗上了,虽然基金是要长期拿的,但是能便宜点买,总归是比买在高位置好,像现在股市现在一天可能上下一百点的情况,早晚一天可能就是几分钱的净值。
六、其实基金线的后开始,前面我对基金可以说是放任自流的,因为基金的长幅确实不大,我也就是当作比存银行多点利润的想法,改变我想法的是2006年3月中国股市突破1314后线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众多流通股东都得到了补偿,当然所有基金也得到了这些补偿,基金的净值开始出现一天涨5、6分钱的时候(这个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基金一个星期的变化可能就几厘钱)。也是因为这样,我开始关注基金的季度,年度报表,因为在报表才能看出它的十大投资股票,数,投资理念等等。而几乎每个股票都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补偿,基金作为大的流通股东联合进行和上市公司的补偿谈判,让我看到专业理财的另外一个优点,可以更好的维护我们流通股东的利益。
经验:投资的中级程度,应该开始关注基金的报表了,比如现在,应该要到出季度报表的时候了,通过看报表,就基本可以了解该基金的投资思路了,更深层次说,如果基金经理拿的股票不好,你的基金也不会太好。
我去年首次看基金的投资报表,是因为每个股票的补偿都不同,如果一个基金拿的股票补偿多,那么我的收益也就多了哟,而且那段时间,没有股改的股票拿的越多,也就表示还会有更多的补偿。
类比到现在,我一般都会去看基金拿的股票是不是近期股市的热点股票,有没有长期投资价值。
七、因为真正对基金感兴趣了,打算把它做一个事业来长期努力了,我开始关注基金的各种分析。个人感觉,买基金基本上要看几点哈:
1、好的基金公司,即使在大牛市里,也有基金公司资产越来越少,有些基金一个星期长几毛钱,有些基金一个星期长几分钱。这个就是区别,我说的是同样类型的基金。
2、好的基金经理。有些基金第一年表现很好,第二年简直就是换了一个风格,有可能就是基金经理换了,投资理念换了。
3、基金的总额。我一般不会买超级大基金,因为船大难掉头,而且总额越大,平均下来就会减少哟。
4、基金的最近半年表现,一个基金以前好,不表示现在好。从它近半年的表现及拿的股票分析,基本可以看出趋势。
5、大盘现在的情况。大盘如果正在上升趋势,你可以大胆买入,如果你看好后市,坚决买入。为什么我2005年敢买基金,就是因为我自己认为股票跌无可跌了,而2006年3月突破1300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又要往下了,可是我依然认为1300点是中国股市的低点,所有我当时也是坚决加仓的。哈哈,当时我是选择正确的,4月中下旬后,股市加速上行,一直长到1600多点,而我的大部分的舱位都是1200多点的时候买入的。当很多人在1500多点买入的时候,我是一直在悠闲的看着。
在2006年3-5月,我可以说看到了中国基金第一次的繁华期,看到场内交易,一直折价销售的第一个开放式基金涨停。基金涨停,实在是闻所未闻,当然我也早早拿了那个基金。我记得是长了三个涨停版,然后停牌一个小时出公告,说是基金没有什么重大事项要公布,涨停纯属市场行为。这个也算是创造了基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吧。这个奇迹,估计以后要打破是很难的了哈。
由于基金净值的大幅度增长,刺激了2006年5月中国基金发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繁荣期,一个基金能在一天内卖完,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以前新发行一个基金都有30天左右的发行期。那个时候开始居然只有一天,这种热潮一直到现在,赚钱效应果然诱人哈。
我记得我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次买不到新基金,因为我以为基金发行要20多天,早买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嘛,谁知道一天就结束了,不过倒也成全了我另外一种基金的投资思路。
八、2006年的3-5月,我在基金上赚的钱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看惯了一天长4、5分钱的时候,每天都能入帐上万元,感觉自己真是抱到了一个金蛋。我自然也开始波段操作了,一天就能长个4、5分钱,有本钱的话自然是可以做的投资呀。
操作了一个月左右后发现问题了,在大盘节节高的情况下,你不波段,早买也就赚更多,而且一般的开放型基金都是每天出净值,不象股票随时买入卖出,你总是处在猜今天净值的状态,我是天天去看净值呀,更有甚之还用那个网络的在线测算净值的工具算呀,其实是算不准的,因为那个计算工具都是按照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当天的情况来测算的,那个重仓股在季度或年度报表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参考性,时间久了早就面目全非了。也和很多朋友估计过净值,其实都是盲目估计,呵呵。
所以,发现如果不是可以场内交易的开放性基金,说波段操作,那就是3-6个月的操作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当天买卖或几天买卖。我同时也做了场内交易,做了广发小盘和南方高增长几个,发现效果也一般,因为场内交易的人不太多,成交量太少了,根本不可能象股票一样每天波动很大。
同时,我也感觉自己以前买的新基金比较老基金来说长得太慢了,想想也是,一般新基金都有封闭期,然后建仓,他还没有买到足够的股票,大盘已经长上去了,而且拿的股票成本必然比老基金原来拿的股票成本高。
所以,我自己感觉:我从2006年5月后从来不买新基金,因为买新基金就等于你的钱免费在那里呆3到6个月给基金公司建仓股票,这个期间大盘如果是往上走的,那么你就会损失很多的时间。请大家对照新基金前3-6个月的净值变化,一般增长都会很慢。而且,一般开始都不能赎回,要等一到两个月才能卖出。这个时间段就是你只能死拿着,钱的控制权在基金公司那里,已经不在你这里了。
但是我比较喜欢买次新基金,就是发行满3-6个月的基金。每个新发行的基金必然要做些业绩。而且现在很多新基金都是老基金公司开的,扶持一下,利益输送一下(就是把自己原来老基金的筹码卖点给新基金),都是正常的事情。所以,我自己感觉次新基金会有一波行情,当然前提是大盘不能大跌了。
对于好口碑的老基金,我也建议大家不要看着净值高就不舍得出手哈。等新基金建仓的时间,老基金可能已经跑很远了,如果你嫌老基金净值高,那么次新基金是个好选择。
九、前面都是说我 的基金赚钱历史,大家可能会问我有没有亏钱的时候。在2005年6月到现在,大盘从1000点长到3500点,我不亏钱甚至翻几翻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我要说的是,基金也是有风险的理财手段,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是常态。我当年买的时候就是抱着每年8%左右就满足的心态进来的。这两年很多朋友问我,如果我有1万,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吗。我一般对于这种问题,都是回答你“做梦”。
基金是理财手段,不是投机手段。我至今认为,我之所以能在基金上赚钱是因为我对中国股票市场大的趋势看得比较清楚,1000点的时候我敢入,那个时候多少股民都是割肉割到地板上,我在1300点的时候坚决加仓,一直拿到1780点。你如果问我有没有清仓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没有”,但是我有减仓的时候,就是去年7月份大盘过1700点以后,除了前面我说的那个我从来不卖的基金我全抛了,因为1780点左右是决定中国股票市场长期向牛的关键性选择,从1780点突破我再次进入后,一直到现在除了调仓外我几乎都是满仓,加仓。
很多人说基金就是交给基金经理,我们就不用管大盘怎样了。如果你是全部信任基金经理,打算拿它几年,这个是不用考虑。我看现在很多朋友都说要做波段,那么大盘你判断不好,今天买明天卖,进进出出,其实累着自己,又不见得规避风险。收益也可能少很多哟。
我发现基金波段操作的难度后,我就放弃了。我给自己的策略是一个好的基金起码拿3-6个月,在大盘趋势没有确定变坏前,我不会卖出。如果一旦确定大盘趋势变坏,坚决卖出等待下一个时机。像现在这个时候,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耐心持有,多看少动,现在不是买的时机了。如果你想要长期理财,并不在于短期的收益。但是我也不会在现在卖,4月10号大盘创开盘以来的新高,创出天量。今天必然会高走,高走后如何要走一步看一步。我并不认为大盘会马上回调,基金有给你撤退的时机,像年后第二个交易日那样大盘跌停的情况,历史也未见过。买基金或股票都好,不可能让你能买到最低,卖到最高,所以我一般都是大跌后确定趋势向下后才卖出。
也看到很多朋友提到2月27号的大跌,这里我讲些个人观点。
个人认为2月27号的大跌,杀伤力确实大。不过那天估计是散户也好,主力也好,都几乎没有人逃脱,所以反而没有感觉了。牛市中这样的大跌,反而是加仓的好机会,没有出来的朋友,割肉就是不必了。
我买基金也遇到过几次这样的大跌,去年5月、6月、7月,在突破前期1780多点高点确认牛市的时候。大跌过几次,当时我也是做波段的,总是没有判断准确,在大跌前一天跑掉。其实,如果真能在大跌前意识到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我说,要在大盘趋势确定向下后在跑,在牛市里是避免踏空的办法。你永远不可能总是买在最低,然后卖在最高的。
确定趋势向下后,大盘一般都会有反弹,反弹的时候就是你卖出的最佳良机。简单的说,就是大跌后的反弹那几日。
可能这里买基金的朋友很多人都不会看大盘,我的想法是,哪怕你不看基金的各种分析报告,但是对大盘的趋势分析一定要看,因为趋势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影响你收益损失的因素。
我现在一般买好基金后要做的功课是这样的,每天到各专业网站看看大盘的分析(因为一般朋友估计都不太会分析,我也是半桶水而已)。如果你没有时间,那起码你3天要看一次,近期大盘的走势决定你是加仓,减仓,或是不动哈。有空的话,我会把自己总结的别人对大盘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页,欢迎大家去看,不过不能保证准确性哈,做个参考吧。
然后,我一般是一个星期才去看一次净值,如果打算中长期拿基金的话,短期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做理财是长期性的,天天等着看基金净值,数米或吐米的感觉,去年我有过很多哈。最后折腾自己累了,放弃做波段的同时,我也放弃天天去看那个净值了。生活还是要如常进行嘛,天天6点等到8点,数数吐吐的,我折腾够了。
有朋友说不懂晨星或中信系统在哪里查,给个连接大家哈:

还有狐狸这里的基金频道,基础知识可以在那里学习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自己都后势的看法,自己对股市也是菜鸟哈
4月10日:
股市在2500点到3000点整理了两个多月,堆积了天量筹码在这里,上次加息后消化利空开始小步上行,个人认为短线点,而且上行以来没有拉过大阳线,所以大盘目前较稳。
今天以最高点收盘,明天早盘应该还有新高,估计会冲高回落,收小阳线,呵呵
基金重仓股这两个月一直在调仓整理,没有大表现,现在又逢季度报表公布,应该有一波表现。

  4:私募基金中的CTA策略(这里可以随便换)是什么意思,怎么查询到

  基金是基金公司集合投资人的资金,由银行托管,基金公司管理和运作,投资股票,债劵等金融证劵,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方式。开放式基金依风险收益的高低,依次为股票,混合,保本,债劵,货币基金。买卖基金可带身份证和到银行柜台办理开通基金帐户,或网银,基金网;自己网上交易,申购下限1000---5000元,定投下限100---200元;申购费率0,8---2%网银优惠6折基金网4折,赎回费0,5%

  5:CTA基金回本率和周期怎么样

  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商品交易顾问)基金,也称作管理(Managed Futures)基金,是指广大投资者将资金集中起来,委托给专业的资金管理人,由资金管理人决定投资于市场,远期及期权市场,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并享有投资利润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
CTA基金分类:
1.按照市场参与面
专业化:专注于一个特殊的市场。如。
多元化:投资于多个市场,多个合约。
2.按照交易方法
计算机自动交易:在基本和统计分析中导入量化模型,根据其产生的多,空信号进行交易。
人工自主交易:在基本分析或关键经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资。
3.CTA基金——按交易策略
宏观策略:是指利用宏观经济原理,识别经济发展趋势,或金融资产价格的失衡错配,通 过对股票,,,利率,和期权等品种的投资,争取获取高额收益的策略。
事件驱动:利用重大消息如:国家政策,汇率政策,自然现象发生前后对不同交易品种价格影响进行交易。
市场中性:从不同市场或是同一市场内不同合约间的价差中寻求利润。
趋势交易:运用大量不同指标去除市场噪音并寻找当前市场趋势,建立多头或空头头寸。
4.按基金管理人盈利模式
收取管理费,不收取业绩提成,管理人盈利模式主要靠 扩大规模。
收取管理费,也收取业绩提成,基金管理人无论业绩如何,旱涝保收。
收取低 管理费,主要靠收取业绩提成,基金管理人要努力保证基金有业绩才有收益。

  6:为什么CTA策略这么火

  为什么CTA策略突然火起来了
1.CTA不只是做商品,股指的CTA策略可以极低成本的转移到其他资产类别上。
CTA叫做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基金,以前这个策略只真多商品,但现在基本上覆盖了大部分资产的货市场和期权市场,比如说利率、、股指、、基本金属、、能源以及农产品等几乎所有品种。所以CTA现在的定义其实应该被叫做管理(Managed Futures)。
投资上有一句话叫做不熟不做,所以你看下上面除了股指外,其余的几乎都能做,所以有些CTA策略,机构投资者的技术积累和策略模型,只需要对成交量和数据重新拟合,稍微修改一些参数,基本上拿来就可以用,策略转换成本比较低。
2.对于股票来说,这是个分散投资。
最初是从做商品开始,因为传统上像股票、、这些都叫做基础资产,商品是属于非传统资产类投资,所以基于商品的策略也被叫做另类策略。所谓的另类策略,就是回报收益比与股市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利于分散投资。从美国的研究实证上来看,从1990年到2013年,标普500指数同CTA指数的相关性为-0.10左右,这表明CTA策略是独立于股市的,商品类资产与股票类资产可以形成互补。所以,在当下A股还未方向明确的时候,配置CTA基金就是分散投资。
3.CTA可以做量化,风控比较容易理解,策略可以很有效。
国内的资金近年偏重量化,因为容易回测,人为干预少,容易过渠道的风控。量化类的CTA基金是通过在基本面和技术分析中用数学和量化交易模型,并根据模型产生的买或卖的信号进行投资决策。目前这类策略虽然有容量限制,但是一般都可以做到年化15-20%,所以吸引力其实很大。
因为是量化,所以交易系统一般都可以分为趋势交易策略和反趋势交易策略两种,具体用哪个,基金经理说了算。
趋势交易就是用大量不同的指标寻找当前的市场趋势,然后建立头寸,等待趋势终结,周期可以日内或几周,周期的不同限制资金的使用量,但是趋势是否终结是仓位改变的唯一标准,所以,你会发现,在牛市中,趋势跟踪策略一点都不少赚,而且在牛市迅速转熊市的过程中,这类基金会非常快的掉头,反手做空,继续赚空头的钱,所以趋势策略在牛熊转换较快或者趋势转换明显的时候,优势非常大。不像一般的Alpha策略,不怕熊市,怕牛市,趋势类CTA在趋势明显时什么都不怕,牛吧。
但这策略也有弱点,如果趋势不明显,市场涨涨跌跌,震来震去,那么这种趋势策略就会因为不断止损而亏损很大。而反趋势交易CTA基金策略这个时候就会盈利,这类策略通常运用价格和交易量等反转指标来发现趋势的转折信号,然后建立头寸。所以基金经理需要判断,到底用什么策略,没有一成不变的赚钱秘诀。
总之,CTA策略在后股指时代(暂时的),是一个不错的资产配置选择,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讲,分散投资,不但要分散资产,还要分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