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基金持有时间多长合适,基金最佳买入时间

时间:2021-10-10 17:18

  1:很多人说基金要长期持有才正确,多久算是长期呢

  都说买基金省时省力,长期持有基金就能够获取稳健收益,然而问题是:长期是多长呢任何基金都适合长期持有吗

  01 不同类型的基金,最佳持有时长各不相同。

  很多投资人买入基金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金要持有多长时间才能获得最好的收益一年、三年还是五年

  持有的时间短了,我们害怕错过后期的涨幅;持有的时间太长,我们又害怕遇到市场牛熊转转,基金收益变成“纸面收益”,变成“镜中花”“水中月”。

  首先,根据数据统计,基金获取正收益的概率与基金持有时长呈现正相关

  数据显示,无论是权益类基金还是型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赚钱的概率越高,这一结论,基本符合我们对于基金适合长期投资的认识。

  具体来看,权益类基金持有时间达到8年,基本上可以100%保证正收益;型基金的风险则小很多,持有时间超过2年,基本上可以保证100%正收益。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统计学的漏洞。数据统计过程中,只有基金存续时间够长,才能够被统计收录,那些业绩糟糕的基金早就清盘退市了,他们的表现无法在数据中体现。

  市场上,我们很难保证自己买入的基金长期存续,有些烂基金,持续时间长依旧亏损,最后只能清盘退场。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了。

  其次,不同类型的基金,“长期”的概念各不相同

  除了追求正收益,我们买基金还追求“赚的多”,因此在衡量“长期持有”具体是多长时间的时候,我们还得考虑目标基金的年化收益率。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周期性波动的,资本市场几乎没有单边走高的股市。因此,基金并不是持有时间越长越好,而是赚钱效率越高越好。

  对于权益类基金而言,持有时间3-5年,获取10%年化收益的概率最高。A股市场通常以5年为一个周期,上下波动,在市场进入下行周期之前,卖出基金、止盈出场,能够提升基金收益。

  对于型基金而言,它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很小,想要达到年化收益5%,持有时间要长于权益类基金。一级基金持有时间10年、二级基金持有时间9年,基本上可以保证获取5%的年化收益。

  综上,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赔钱的概率越小;但是想要获取更高的年化收益,持有时间就并非越长越好。权益类基金的最佳持有时长为3-5年,而型基金想要获取更高收益,最佳持有时间更长。

  02 并非所有的基金都适合“长期持有”

  买基金就是买船票,只有结实的船体、靠谱的船长才能保证我们驶向财富的彼岸,而不是中途“沉船”。

  首先,风格文件的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股票市场短期获取超额收益并不难,你运气来了,恰好踩准了市场节奏,就能够达到;但是想要长期战胜市场,就要看投资人的能力了。

  选择长期投资的基金,一定要关注它的投资风格。我们倾向于选择十年翻五倍的基金,而不是一年翻五倍的基金。前者能够看出真水平,后者运气成分更重,业绩很难持续。

  优秀的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稳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他都能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样的基金,风格稳定,长期业绩突出,适合长期持有。

  其次,要筛选研投能力出色的基金公司。基金投资从来不是单兵作战,基金公司是基金经理的“可靠后方”,一家好的基金公司能够为基金经理提供强力的支持。

  我们为什么买基金,而不是亲自下场股市就是因为基金公司的专业技能,基金公司研投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基金的长期盈利能力。

  一方面,我们可以考察基金公司的人才储备,好的基金公司人才凝聚力强,队伍稳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察基金公司旗下五星基金的个数,只有一只明星基金的公司不靠谱,旗下基金都能在同类基金中崭露头角,更能说明公司实力。

  最后,基金的历史业绩是重要参考指标。历史业绩虽然只能代表过去,无法预测未来,但是对于筛选长期持有的基金而言,非常重要。一只以往表现非常糟糕的基金,你还想长期持有它吗

  考察历史业绩时,我们要重点关注长期收益,重点考察那些存续时间长,历经牛熊转换的基金。那些顺利穿越牛熊,业绩波动小的基金更适合长期持有。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2:定投基金一般持有多久止盈设置多少合适

  接近镜头,首先你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拟定的投资资金,一定是你闲置资金,是目前你手头上用不着的钱,投进去的钱不影响你现有的生活质量。因此你定投基金的时候,仙分期自身的经济状况,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定投金额的大小,切,不可本末倒置,影响自己日常的正常开销。而且投资的时候一般持有多久这个要根据你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如果你定投基金,是以某一个目标来达到存钱增值的目的的话,比如说给十年后的自己养老钱,或者是十年后自己的子女教育资金这样的,长期的规划,那么你一般来说就到十年,或者快到十年的前两年,你多注意注意,事实的时候择机出手卖出就行了,如果设想的投资时间较长,每月定投的金额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如果是短期的投资的话,那可以相应的,投资金额多一些。而且一定要防范风险。而且资金有时候公司会进行分红,这个时候可以两种选择,一种是分红,再投资,一种是分红,也就是把分红的钱自动划到你的资金账户上。如果我们为了追求收益的最大化的话,最好把分红选择再投资,因为资金会红,在投资是不收申购费的,所以省下来这部分的生活费,虽然看似不多,但是对我们的收益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我们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获利,而不是放着不动,定投基金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当获得丰厚的收益后一定要把所有的基金赎回来,然后从下个月开始继续定投。简单来说,不管是高点买入还是低点进入,只要盈利超过20%,就获利了结;跌幅超过20%,则将定投金额增加1倍,待获利20%,就获利了结;如此周而复始。只要选择的市场不是一直往下,从不反弹,均有获利机会。毕竟,赚钱是目的,定投只是手段。

  3:为什么说基金的持有期限越长越合适

  因为长期持有,基金公司会有不错的收益,也会给客户们分红,而分红的这部分资金,如果以红利再投资的方式再买入基金,那么这部分基金买入时就没有手续费,且客户的基金份额增加了,分红后,基金再继续运作,获利,那么不但你最早买入的基金获利,红利投资的基金也获利,这样,份额多了,获利也就多了。这也可以说简单的理解为复利效益。
当然,买基金时要选择一支好的基金,这样获利会更多。
持有两年了还赔着,你是在大盘高点时买入的,股市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迷,最近几个月才刚刚走出,如果你选择的基金整体不错,那么现在已经回到原来的价位,或者已经赚钱了。也有的基金公司没有跟上这波行情,所以,近期盈利不多,所以它的基金可能还没有赚钱。总之,如果在低点时能够再加仓就好了,就可以摊平成本了。
基金定投就是因为每月买入的价格不同,才可以有效的摊平成本,所以,如果对基金了解不多,选择定投基金是不错的选择,定投基金最好选择有后端收费的基金。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交流。

  4:干货,基金投资应该持有多长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我回答了无数的朋友 了,基金比较适合长期定投,你要说多久时间,至少是3-5年一周期,我通过长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么难事!选择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开放式基金有货币型、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几种。货币型基金无申购赎回费,收益相当于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随时赎回,不会亏本。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比较低,收益一般大于货币型,但也有亏损的风险,亏损不会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购和赎回费最高,基金资产是股票,股市下跌时基金就有亏损的风险,但如果股市上涨,就有收益。通过长期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还有一点就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 基金本来就是追求长期收益的上选。如果是定投的方式,还可以抹平短期波动引起的收益损失,既然是追求长线收益,可选择目标收益最高的品种,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本来就优选了标的,具有样板代表意义的大盘蓝筹股和行业优质股,由于具有一定的样板数,就避免了个股风险。并且避免了经济周期对单个行业的影响。由于是长期定投,用时间消化了高收益品种必然的高风险特征。
建议选择优质基金公司的产品。如华夏,易方达,南方,嘉实等,建议指数选用沪深300和小盘指数。可通过证券公司,开个基金账户,让专业投资经理为你服务,有些指数基金品种通过证券公司免手续费,更降低你的投资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时间复利为你赚钱,集中在一两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选后端收费模式,分红方式选红利再投资就可以了!

  5:基金最短交易周期是多长时间

  1、申购:一般当日申购的基金,需要再过2个工作日才能够确认申购成功;(基金份额=投入本金*0.985/申购申请日基金单位净值)申购费一般为1.5%,申购金额为1000的整数倍,最低起购金额有1000,也有5000元。
2、认购:在基金募集发行期购买,单价1元。有几个月封闭期,最长3个月,或长或短,在此期间无法进行交易。
3、赎回:基金份额确认后(打开封闭,正式交易),即可赎回基金份额。到帐时间大概是3-5个工作日。

  6:基金持有时间是多少

  没有规定必须持有多久,老基金没有封闭期所以原则上你申购到帐后就可以申请赎回的。新发行的基金有1--3个月的建仓期,这个时间内是不可以申购也不可以赎回的。
但是如果您要真心投资一个基金,起码要半年以上才可以看出他的盈利能力,时间太短的话,完全只是浪费您的手续费。所以购买前请了解清楚,购买后请安心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