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巴菲特股票

时间:2021-10-07 11:51

  巴菲特在中国投资股票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没听说他亏钱的。要真亏的话也是因为对国情不了解,不知道A股受政策影响。或者就是国内额度有限(最近刚放大,所以券商猛涨)。巴菲特擅长利用操作。 十亿使用五十倍做空一个点能赚多少钱

   岂能赚多少钱,谁也没有做过这些行业,只有做过这些行业的人应该会知道能赚多少钱。 巴菲特为什么不适合中国股市

   你好,
世界上股市分为两种:股市和中国股市。
股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市场各方的买卖都被允许。但中国股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涨停和跌停。这是美股没有的。
风险什么的都有,只不过是美国股市上的投资者,基金投资者这样的专业人士多一点而已。
但是专业人士也有看瞎眼的时候,除了几家盈利非常棒的公司,美国的股市大多数人也在赔钱。
钱不能从股市里面源源不断的涌出,除非你家央行印钱buff全开,否则,呵呵。所以钱本质上只是从你这里流到他那里而已。
最近的一个奇葩之处:有史以来A股率全地球最高。
加上伞型信托、P2P与小型借贷公司“股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等手段,测算流通盘市值与融资额对比,已经比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最高的比率台湾6%还高,达到8%-10%,占A股有效流通市值的10%左右。而目前台湾地区股市率是1.4%、美国2.5%,日本0.8%。中国股市的噩梦
而融资进行买入的人群,绝大部分没有操作的经验。
股市上涨的时候一切都很完美。不过一旦开始下跌,烈度我猜应该比07、08年还大。那画面太惨烈我不敢看。 巴菲特投资公式

   净现金流贴现
想理解并使用它必须有一点财务知识作基础
没有人能准确地计算出一个企业的真正内在价值(即使是巴菲特),差不多就行了
最近,一直阅读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经考完会计,第4次读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的时候和以前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层面,但是到底怎么计算一个公司的价值,怎么去具体判断一个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资价值的问题上我是糊涂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巴菲特是怎么计算的。巴菲特采用的是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具体采用的是现金流量贴现法。
我认为巴菲特理念关键在于保证内在价值的相对准确性,然后通过比较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看是否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来决定是否购买!保证内在价值的准确性需要两个条件。
1.优秀企业,能够保证现金流量的稳定和增加,这是计算内在价值的关键!
2.能力圈: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坚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业!只是计算现金流量的关键!
顺便说下什么是巴菲特眼中的优秀企业!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它是顾客需要的;2被顾客认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价格上的限制
我觉得中国满足这样条件的茅台算一个!巴菲选中的包括 可口可乐 吉列 富国银行等。
我们不如这样反问一下,给你100亿和最优秀的管理人员,你能在可乐和酒上面打败可口可乐和茅台吗这一个比较好的证明方法!
巴菲特喜欢的就是用适合的价格购买进优秀管理人员管理的优秀的稳定企业。这里有2个重点,合适的价格和优秀企业,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巴菲特的所有关于公司的要求都是为了能够可靠的预计企业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没有这一前提,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将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优秀的企业,什么价格都谈不上合适!因为你无法确定企业的未来!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为了争取更为可靠的估值,这也是巴菲特不断强调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业务和企业才能够计算出准确的现金流量!
巴菲特采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法,巴菲特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准确估计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但是这是以计算优秀企业为前提的!
这种方法的重点问题有2个,一个就是公司现金流量,一个就是贴现率,贴现率就是无风险利率。巴菲特认为贴现率为美国30年期国债的利率。现在要解决的现金流量的问题,采用的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的数据,一般计算中采用的是 (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但是巴菲特认为这个华尔街时兴的东西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这样也就无法评价公司的价值,巴菲特认为公司的现金流量应该是 (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
第三点的判断比较重要,这里设计到一个关键词语“能力圈”,巴菲特只坚持做自己了解的企业。为什么呢?前面已经说过,提高计算内在价值的准确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业,我们才有能力准确的判断(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这个是基于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举例来估计巴菲特的计算过程,更多过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为企业关于(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我无法具体判断,所以用企业的净利润代替!就是假设折旧费用和真实的发生费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费用(2)和费用(3)相当。巴菲特在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
以下资料来源于《沃伦巴菲特之路》罗伯特著,有修改
未来现金流量预测:1988年现金流量为8.28亿美金,1988年后的10年间,以15%的速度增长(前7年实际为17.8%),正是优秀的企业性质,保证了现金流量的稳定,到第10年,现金流量为33.49亿美金。从1988年后的11年起,净现金流增加为5%.
贴现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9%为标准。贴现率是个会变动的数据。
估值结果: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金。
如果假设现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内在价值依然有207亿美金(8.28亿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买入时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48亿美金还要高很多!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后使用的公司相同,为现金流量现值=持有期末现金现值/k-g,k为贴现率,g为增长率,该公式在k小于g时候使用。
下面对k大于g的计算进行说明,也就是增长率为15%的前10年的计算过程。11年后的计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预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计稳定现金流 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复利现值系数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年现金流量现值 8.74 9.22 9.72 10.26 10.82 11.42 12.05 12.71 13.41 14.15
现金流量总量为 112.5 亿
10年后的现金流量总量为 第11年现金流量为35.17亿
35.17/9%-5%=879.30亿,为折现到10年底的现值。折合为现值879.30/0.4224=371.43亿
得出内在价值为483.9亿,区间为207亿到483.9亿之间!
复利现值系数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计算,本例中 第一年为1/1.09,第2年为1/1.09*1.09以此内推! 卡耐基为人处世的12条原则是什么?

   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以前翻译成人性的弱点)里有30条人际关系的原则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12条 巴菲特选股思路是什么

   选产业
“我喜欢的是那种根本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能挣很多钱的行业。他们才是我想投资的那种行业。”———巴菲特
巴菲特在产业选择中重点关注两大方面:一是产业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平均盈利能力上。二是产业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化程度上。
产业吸引力
巴菲特的投资经验表明,产业吸引力是股票投资中产业选择的首要标准。巴菲特以其曾经投资的百货零售业与电视传媒业进行了产业吸引力比较:虽然许多零售商曾经一度拥有令人吃惊的成长率和超乎寻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但是零售业是竞争激烈的行业,这些零售商必须时时保持比同行更加聪明,否则突然间的业绩急速下滑就会使得他们不得不宣告破产;相比较而言,作为电视传媒业的地方电视台即使由水平很差的人来经营管理,仍然可以好好地经营几十年,如果交由懂得电视台经营管理的人来管理,其报酬将会非常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产业因特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吸引力。
产业稳定性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最大特点是持股经常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坚信他所投资的企业和产业在未来长期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巴菲特的产业分析经验表明,主业长期稳定的企业往往盈利能力最强,而企业的主业之所以长期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在的产业具有长期稳定性。而那些经常发生重大变化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巴菲特则从不投资。
巴菲特的产业选择经验表明,决定产业长期稳定性的产业演变对于投资分析非常重要,在这里主要采用波特提出的产业演变基本分析框架。产业演变将导致产业吸引力及产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重大变化,相应企业对于产业演变的战略反应是否适当将导致企业竞争优势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