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林斌为什么减持

时间:2021-10-06 08:07

  让小米总裁疯狂套现4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8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查询港交所披露易网站看到,8月21日,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二级市场出售小米集团股票2670.62万股,8月22日出售555.96万股,8月23日出售904.76万股。三天合计出售4131.34万股,占三天总交易量3.9亿股的10.5%。根据披露的三次交易每股平均价格信息,林斌此次售股的价值约为3.7亿港元。

  我们也不能了解到小米总裁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毕竟是他的私人财产,当然由人家个人支配。但这些也都是他第一次出售这些股票,虽然仅仅占据的是1.48%。但这个的背后还是由他们个人较为清楚。但我们猜测,可能用其中的一小部分用来做公益,然后在社会上激起更大的浪花。

  但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林斌套现后再次表示对小米股票信心十足,林斌作为小米创始人,的确要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不过小米股价下跌也是一件不争的事实,这样跟雷军以前说的让投资者赚回一倍的话大相径庭。

  我相信小米模式一定能成功。这次自愿承诺未来12个月不再减持,也是我对小米有信心的体现。再一次感谢所有米粉、合作伙伴和媒体朋友的谅解和支持!”但我们对于小米这几年的过程,我们也只有去相信,毕竟他们也不会丢掉自己多年来建立的好口碑。

  如何看待小米总裁套现4亿,部分套现资金用于公益事业

  算出总资产
然后每股价格
减去每股上市价格
减去留存比率乘以净收益乘以时间可以算出特定的时间每股价格乘以股票流通数量
每股价格要算出银行利息
股息除以利息乘以股票面值等于股票价格
利息计算要算出膨胀率和国民生产总值

  如何看待林斌抛售3.5亿股小米股票这件事

  在小米股价高企的看好时刻,林斌通过高盛转售3.5亿b类股,这次套现预估大约79亿港元。

  虽然之后小米发布了自愿性公告,表示在这波操作之后,林斌相关方将不会再出售任何股份,剩余部分将被锁定5年。但显然市场接受这类消息后是最为敏感的,当天小米股价就收跌5%,市场开始弥漫着浓厚的看空情绪。显然小米高管在股票最高的时候减持,释放的信号显然很多资深投资者都心知肚明。

  这波突如其来的操作势必会让股价进行剧烈的波动,但若远瞻的话,似乎并不能只看这一点。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主要长期还是依靠公司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好公司,它就具备着被投资者所长期持有的价值和理由,那即使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有波动和震荡的话,都并不会被引起恐慌性的抛售。我喜欢你这是因为我看到了你背后巨大的潜力以及上升的空间,所以即使你一时的摇摆与波动,都阻止不了我对你的爱。但若你只是一个空壳公司的话,我就会在高位把你无情的抛弃,因为我不想被割韭菜。

  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也并非是看空股价。

  这一次林斌地抛售,从总体来看,他的持股比例从11.4%下降到10%,单从总金额的话还是挺高的,但是从持股比例来讲并没有下降太多。只从这方面不能说明小米遇到了危机或者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它的高管才会急于在高位抛售股票。

  从很多方面的综合猜测,林斌这次的抛售与个人生活以及慈善的工作有关。

  从小米的其他高管并没有抛售股票的迹象,可以看出林斌也许是为了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的调整相关,他也许会逐渐的转向幕后,为之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大股东减持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股东减持对股票产生两个不利的影响:
一是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一旦大股东们的减持行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将抑制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降温A股市场。
二是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投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大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当然,减持也有两个积极的影响。一是盘活了A股市场的筹码,提升了A股市场的筹码流动性。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二是大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那么极有可能强化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就如同前期的中信证券、苏宁电器等个股在限售流通股解禁后的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一样。

  方正总裁祁东风离职 方中华代总裁职务

  在中国高科技领域,北大方正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10多年的创业发展,方正在中国高新技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今的方正已经拥有4个控股的上市公司:方正控股有限公司、方正数码有限公司、上海方正延中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方正有限公司,17家独资、合资企业,员工约5000人,总资产60亿元。仅有十几年的发展,方正就能获得今天的成就,方正有什么秘诀吗方正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桶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日本流行的是光机式第二代照排机,欧美流行的是阴极射线管第三代照排机。王选教授早在1976年就做出了一个卓有远见的决策:跳过第二代和第三代,直接发展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王选教授引领的“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由此不仅揭开了中国知识经济的序幕,更赋予科技创造文明、知识造福人类以深远而实在的意义。
“方正排版系统”是方正起家的法宝。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该产品已强劲的势头横扫国内外出版软件市场,不仅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在国内外也夺取了不少领地。“方正排版系统”取得的卓越成就不仅是方正的骄傲,也是中国软件业的骄傲。
创业初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也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各种各样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催生出来。
1985年初,北大物理系讲师张玉峰和其他4位教师筹备了北大科技开发部,在未名湖畔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靠着北大提供的3万元资金,开始了走向今日方正之辉煌的艰难创业之路。
1986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了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当时北大注入资金40万元。
1988年初,北大新技术公司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成为中关村颇具影响的民营科技企业。此时,在王选教授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得到当时国家经委的许可,决定将王选教授主持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专利与技术转让给公司。从此,以张玉峰为核心的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开始与王选教授领导的北大计算所合作,直接从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从而使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8年底向社会推出了“华光”Ⅳ型系统。很快,“华光”Ⅳ型系统便旋风般地打进了全国几千家报社,并远销海外市场,从而将“中国印刷业的第二次革命”推向高潮。
1991年,方正公司又进一步将华光系统发展成为北大方正91电子出版系统,并实现整版传输、区域网络化、光盘存档等功能。之后又迅速推出方正彩色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自行研制的彩色桌面系统走进了国内及海外市场,掀起了印刷出版业的“彩色革命”。
1993年初,北大方正集团正式成立,这是北大方正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公司在完成集团化的同时,加快了向多元化、国际化、股份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迈进的步伐。
持续发展阶段
方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向海外拓展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整合,依托北大,
发挥自主创新优势,使方正集团在市场经济的国际大舞台上稳步发展。
1994年初,方正高档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宣告推出。
1995年是方正集团处在关键转折时期并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这时方正集团的发展已届九载,业务经营已初具规模,如何再次全面拓展经营领域,实现高效益、快增长的二次创业,已成为全体方正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在北京大学的领导下,方正集团顺利、圆满地实现了新旧领导体制的过渡。与此同时,经国务院证券委批准,方正集团成功地实施了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1995年12月21日,方正()有限公司正式在上市。股份制改造的完成,是方正集团发展史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方正集团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方正集团的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坚实的基础。
1997年,方正集团获选进入国家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5家PC生产厂家之一。
1998年,以方正集团为代表的北大入主延中,成功实现了由“延中实业”向“方正科技”的转变。
人事“地震”
北大方正也许是国内企业人事变动最频繁的地方,人们就会很奇怪,为什么这个业绩良好的具有“北大精神”的著名校办企业总是处于“地震带”。
方正作为一个企业,起源于激光照排系统,原先是王选教授领导的一个863项目。这个项目的产业化催生了北大方正,由于项目所拥有的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方正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一度“爆炸性”增长。高速增长掩盖了管理粗放。1997年,激光照排市场的发展开始稳定下来,方正的增长够到了天花板。管理的疏松和错误的多元化战略把方正拖进了亏损的泥潭。
方正的第一次危机,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危机出现在1998年、1999年前后,令人记忆深刻的有1998年方正业绩大幅下跌导致的广泛批评、逼宫事件、方正人事地震以及后来的方正科技股权风波。
1998年方正上市公司方正控股的年报显示亏损为1.68亿港元。北大被惊动了。
1999年北大方正出人意料地走了下坡路,利税总额从1998年的3.3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4亿元。
1999年4月原中国惠普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裁李汉生任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总裁。
1999年,方正内部斗争以一场“逼宫事件”而全面公开化。王选与张玉峰双双离开董事会,张保留了上海方正延中科技实业公司,王则保留了方正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北大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闵维方任方正集团,北大校产办副主任魏新、方正研究院院长肖建国任副。
2000年,魏新出任方正集团副。
2001年裕兴举牌方正事件发生。2001年5月30日,北大方正集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解除祝剑秋集团副总裁的职务的决定。方正集团总裁张兆东放权,魏新任方正科技。2001年11月,在高清举牌风波不久,原方正集团闵维方不再任职,由魏新接替。
2001年7月26日,时西忠出任方正电脑公司总经理。就任时,时西忠向媒体表示,“随着方正集团以祝剑秋出局为标志的人事纷争的结束和其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方正电脑的管理团队到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同时还表示有信心在三年后赶上联想。
然而,2002年1月以后,时西忠就未再代表方正电脑出过面,公开场合都是周险峰出面。不久,时西忠正式宣布从方正电脑离任,其中原因秘而不宣。时成为北大方正集团1998年控股延中科技以来,方正电脑第五位下课的总经理,和他的前任一样,下课的原因都不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或者对上市公司造成损失。
这一切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但也与北大方正业务扩张以及产业变革等因素休戚相关。这些事件共同的负面目标是,试图动摇北大方正的出身和从属关系,以至于当时的方正集团不得不严厉地告诫下属公司:绝对不允许游离于北大方正之外,搞独立王国。
在若干场争夺主导权、控制权的斗争中,北大方正轻而易举地成为胜利者,这一方面得益于其雄厚的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得益于其群众基础以及高度的企业凝聚力。这些力量经常在北大方正最危急的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
面向未来,多元化的“怪物”
2001年10月31日接任北大方正集团,魏新上任后,提出了新的观念,走多元化道路。
2001年北大方正和富士施乐联手共同在生产型高速打印机和数字印刷技术方面展开合作。在这次合作中,富士施乐将在向中国销售的高速打印机中捆绑北大方正的4款通用GBKPOSTSCRIPT中文字库,而北大方正将专为富士施乐开发连接北大方正电子出版前端系统和施乐高速打印机的接口,即北大方正-富士施乐专用光栅图像处理器。
2002年3月26日,方正集团与浙江省国信控股集团就合作重组浙江证券事宜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6月份
,浙江证券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由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分别受让浙江证券现有18家股东持有浙江证券51%的股权,收购费用为2.295亿元。
2002年11月,北大方正控股公司--北京方正经纬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2302.6万元受让南海市佰骏物业持有的深大通1771万股法人股。深大通自上市以来,主营业务不断萎缩,并于1998和1999两年因连续亏损而被戴上了ST的帽子。尽管在2000年摘帽,但其主业仍然不景气,经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而曾有30.63%的实际表决权的南海佰骏,在半年内就选择了退出,其中必有原因。
2002年4月7日,深圳方正科技有限公司斥一亿元巨资,以强悍的姿态推出“花旗参茶”饮品,标志着北大方正集团正式进军传统的饮料业。
2002年8月7日,北大方正与柯达结为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数码市场。
2003年5月,北大方正与苏州经贸委签订协议,北大方正将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斥资27亿元收购苏州钢铁集团100%的国有股。而苏钢现有职工1万多人,是个大块头。虽然2002年盈利几百万元,但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对民间的“大炼钢铁”提出质疑,认为已存在泡沫成分,能否保持盈利能力值得怀疑,况且老国企的毛病苏钢肯定也都有。
2004年3月,方正又开始整合北大的医疗资源,以医疗管理公司的方式切入医药领域。借奥运之风,引入国际资本共同投资巨型医院,重组西南合成。方正目前正在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医疗、医药平台。
2004年4月26日,方正集团近日在北京推出酝酿已久的新战略,即一个核心和两个轮子。一个核心就是原创技术,两个轮子就是产业和资本。方正集团将自己的产业分为三大系列,即IT、金融、传统产业,由四大集团即方正产业控股集团、方正金融控股集团、方正软件控股集团、方正投资控股集团统领。
2004年4月伴随方正科技原总裁魏新的“明升暗降”,跟随其多年的周险峰出走,PC部门骨干“集体叛逃”,凸现了方正科技总裁更迭带来的人事震荡,同时彰显了方正创业派和北大校方之间的斗争升级。
2004年12月28日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2004年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一、同意魏新辞去公司职务、蒋必金辞去公司总裁职务。二、选举方中华为公司。三、聘任祁东风为公司总裁,祁东风不再任公司执行总裁。魏新先生辞去方正科技方中华接任。
2005年04月12日,北大方正凭借其创办的中国大陆最大正版电子图书资源库,进军方兴未艾的北美中文电子图书市场。
2005年4月5日,目前,我国的连锁加盟经营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连锁经营深受中小创业者宠爱。为了使投资者有更广阔的投资空间,方正集团投资推广了方正印捷数码印刷连锁,推出完整的印捷数码印刷解决方案,并重点打造印捷数码印刷特许经营体系。
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方正原是一个拥有激光照排原创技术的专业化公司,但现在在众人眼里,方正是一个看不懂的“怪物”。涉足钢铁,插手制药,迈进金融,染指通讯,在多元化中跳来跳去。方正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策略是否有利于反正以后的发展呢
方正集团坚持以IT、医疗医药为主业,有选择地进入某些传统行业,主动寻求跨越式发展机遇,主要是借鉴了GE(通用电气)的模式,按照一个“扩张性的专业化公司”来发展,大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将方正做实、做强、做大,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
未来的方正,希望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强而实”的,在若干特定产业领域拥有原创性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化高科技实业公司。这是方正发展的方向,也是方正人正在努力的目标。方正人希望,与所有关注方正的朋友一道,赢得新世纪的光荣与梦想。
海外发展“产品技术+资本市场”
1990年起北大方正集团进军海外市场,通过走“产品技术+资本市场”的路线,方正在日本,马来西亚的海外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01年方正电子出口额已经达到了100万美元。对于北大方正而言,“走出去”的一个法宝是软件。
2002年7月11日,方正集团率其旗下的方正数码、方正电子、方正国际、方正奥德和方正研究院五大机构,与北京市科委、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携手,宣布成立“方正软件产品出口联盟”。
企业文化
“持续创新”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标新立异。 提倡开放、平等的精神,尊重、鼓励并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活力。
追求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通过创新产生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
“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是我们企业及其员工一切行为的原则与根本。
方方正正做人,就是要诚信,忠诚;实实在在做事就是要尽心尽责。依法经营,诚实经商,追求多赢。言必信,行必果。
正而不迂,直而不拙。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意识地使公司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利益相一致。
 

  方正的创始人是谁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是中国著名的IT企业,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拥有5家在上海、深圳、及马来西亚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和遍布海内外的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员工2万多人。名列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50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2005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序第十一,北京企业百强第九,2005年集团销售收入245亿元。
方正是中国本土最重要、最成功的软件企业之一,拥有并创造对中国IT产业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与此同时,方正在PC制造领域连续7年稳居行业第二的地位,构筑起中国IT产业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的制造基础。
在中国企业界,北大方正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技工贸”道路而获成功的企业。历经20年的沧桑坎坷,方正在中国高科技企业演进史上留下了深刻而坚实的烙印。王选教授自主创新的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中国新闻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第一次革命。而今,方正持续创新的网络出版技术,正在更为广泛应用领域掀起又一次技术革命。自主创新与持续创新是方正跳跃的灵魂、发展的源泉。
纵观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对经济发展基本驱动力的战略认识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方正的今天就站在这一新的高度上。建立“创新型企业”迈向未来,这既是方正的战略远见,也是方正的现实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