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依稀记得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里的

时间:2021-09-26 13:17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血气方刚时,先生的这句话教我做人

  乃至成年,面对社会轮转变迁无所适从时,先生一句话就说透——“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

  我认为鲁迅先生是现代中文写作第一人,这个观点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强化。他的一些文字,划不进重点,叙述的语气也是平淡无奇,当初读时完全无感,只有到了一定年纪,遭遇某个场景,突然触发情绪,悲喜无着,感慨万千,比如——

  “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以为先生穿越过来,说的是现在这个割裂的世界。

  今年春天,我们把父亲安葬在他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回家路上,车内沉郁忧结,车外霓虹闪烁,年轻人说说笑笑,西装人打电话,孩子们吃零食——在我们的悲伤中,都市生活还在继续,还将继续。。。。。。

  触景生情,我突然想起一句诗: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平白的叙述,温暖的宽慰。

  依稀记得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里的,回家一查,陶渊明的原作。先生用典也如此到位,不到那个情境,你也许永远不觉出好。

  真要懂中国,懂中国人,读鲁迅就可以了:

  ——面对儿时玩伴,中年闰土那一句“老爷”,生而为人的悲凉,中华千古文化都说尽了。

  从小到大,我一直劝儿子读鲁迅,他一直听不进,有一次我很认真地问他为什么,他答道:“你看鲁迅小说里的主人公,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都是什么品性,我看了难受!”

  孩子年轻,还有英雄情结,先生刻画的这些人物,确实不够豪气,不够洒脱,目光短浅、畏畏缩缩,可只有等到你能理解他们,体谅他们,才算真正看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