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资金的运转,资金是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的前提条件,而中小企业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融资需求。
从资金来源上看,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又可称再投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利润转化为资本投资的过程。
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本,以转化为自己资本投资的过程。
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是从内源融资开始的,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对中小企业而言,虽然内源融资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外源融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融资担保行业的产生|
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资信状况不佳、担保物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不强等内部原因,加上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社会融资门槛过高等外部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所有市场经济体系都面临的,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在本质上是市场失灵在金融领域的体现之一。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益,造成市场机制下的资金供给不足。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为了使市场配置达到最优效果,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度引导和干预,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建立和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不例外。
自1992年开始,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资源配置手段由计划转向市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主要服务于有稳定现金流的成熟阶段企业,银行逐步商业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涌现,加上国企改革、就业压力增大和中小企业兴起,催生了对信用担保的需求。
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得社会对信用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是担保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担保体系的建设上,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国家花费了大量的力气对担保行业的发展进行财政支持,并且已初见成效,担保机构的建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例如,1993年7月28日,国务院朱镕基副总理对人民银行“关于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共同组建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机构的请示”予以批示,同意我国首家担保机构作为特例试办。
|融资担保在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专业融资担保组织在发挥一般担保功用的基础上,对金融范畴具有两个显着的促进功用:一是为用户增信,二是金融信誉扩大。
融资担保的增信效果:专业的融资担保组织使用本身的信誉才能为借款人向金融组织供给担保,这是其一般事务形式。
在被担保人进行招投标、产品质量、合同履约、工程质量、付款保证等范畴,通过向债权人供给保证担保,能够起到削减或代替债款人付出保证金的职责,削减占压债款人的流动资金,也起到了促进资金融通的效果。
通过第三方的担保增信,债款人在资本商场、信贷商场、出产流转、工程建造范畴的资金取得或支撑才能明显添加。
假如没有融资担保组织的增信,一大部分用户取得金融支撑的概率将大打折扣,乃至与金融支撑无缘。担保增信成为了弱势用户与金融组织融通最直接的桥梁。
融资担保的信誉扩大效果:在惯例的担保事务中,融资担保组织的担保是种信誉支撑,其或许承当的担保职责仅仅是种或然职责,并不意味着担保的债款必定会违约,然后牵动其实践承当职责。
这种或然职责的内在机理,允许融资担保组织扩大自己的信誉。表现在详细的准则中,则是融资担保组织的净资产扩大倍数。
我国法律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职责余额不得超越其净资产的10倍”,“对首要为小微企业和农业、乡村、农人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能够到达15倍。
融资担保组织能够使用这种本身资信的扩大才能,为社会上的潜在用户扩大信誉。
特别是在近几年,普惠金融的大力发展,将用户集中在小微、三农等金融才能弱势群体中,大大促进了该类企业的金融可取得性,进步了金融的普及率。
依据2018年我国担保论坛会议发布的数据,“融资担保职业通过25年的开展,形成了净资产超越1.2万亿元、担保才能超越10万亿元规划的杰出局势”。依照这个数字,仅融资担保组织的信誉支撑才能,理论上最高能够到达18万亿左右。
这些信誉支撑力假如悉数在金融范畴完结,带来的影响力现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举足轻重。
换句话说,假如缺少了融资担保这一环节,金融商场注定是残缺不全的。从本质上看,融资担保发明并添加了金融竞争力,而不是简略的危险转嫁。
附录:我国融担行业发展史
我国第一家担保机构成立
1993.11——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家专业担保机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1999.06——原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
2001.1——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简称省担保中心)成立,2005年,省担保中心被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中心和数据库
2003.01——国家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中心和数据库,为担保行业提供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实施
2010.03——国家发布实施《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对融资担保公司按属地化原则实施监管。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成立
2013.01——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成立,行业体系趋于完善。
全面规划小微“三农”业务发展
2015.08——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发展主要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新型融资担保行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2016.05——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银监会组建的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国务院颁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2017.08——国务院颁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2018.07——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辖内融资担保机构三层组织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
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
2020.05——中国人民银行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提出全面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融资担保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
- 上一篇: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做法
- 下一篇:已锁定旧改项目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