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未来更以绿色建筑全面覆盖为目标
作为一家销售排名在行业第十徘徊的公司,龙湖以第456名的成绩闯入《财富》500强。以规模论成败的财富榜单,对龙湖格外开了恩,当然自有一套逻辑在。
8月25日,龙湖集团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
报告期内,龙湖全年合同销售同比增长28.4%至142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8.5%;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17.1%。
从主要数据来看,“优等生”龙湖仍然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从细节处看,“优等生”的成绩单也不如往年那样耐看了。
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房地产调控常态化之下,潜伏着太多信息和正在到来的不确性。
在今年的龙湖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吴亚军、邵明晓和赵轶,以及地产航道新任命的“领路人”陈序平,都从不同维度上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研究下龙湖的管理层可以发现,吴亚军是学鱼雷动力装置出身,邵明晓学的是自动化控制,赵轶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修国际会计,而“苗根正红”的陈序平从管培生一路升到副总裁。这帮人做模拟、做框算、找便宜钱,用尽一切手段帮助龙湖“知命慎行”。
大部分房企对于放松调控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重压之下,大型的地产公司提质提量,小型的地产公司有序退出。
被迫跳出“舒适区”是痛苦的,同为第一阵营的龙湖,也在行业的裹挟下放缓了步伐。
对比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龙湖集团的毛利从2018年的34.1%下降到了2021上半年的27.7%。
“在行业限价的大环境下,毛利回到合理的区间,龙湖从去年30%的毛利率降到27%,销售毛利率从27%降到23%,属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在赵轶看来,毛利率下降属于行业趋势,未来房企将保持20-25%的毛利率,而龙湖内部的毛利率目标是保持在25%以上。
邵明晓也同样表示,政策和环境未来会更加趋紧,会把C1航道的业务的颗粒度进一步提升,围绕数字化建设,面向未来进行进一步创新。
2016-2020年五年期间,龙湖地产开发业务的平均毛利率是高于30%的,未来的预期是20-25%,那么开发业务的净利润要掉很大一块,市场可能并未充分反应,对所有地产公司都是如此。
龙湖当然也不例外,十年前选择的道路开始有得有失。
一方面,龙湖放弃了借助财务杠杆大干快上的机会,错过了三四线城市的红利,发展势头一度落后,销售规模也排不进行业前十;另一方面,商业地产的毛利率较高,随着规模逐渐增大,能拉高整体的毛利率。
龙湖并未披露物业开发以外业务的毛利率,由于物业管理这种毛利偏低的业务会拉低整体毛利,可以大概估计,近年来龙湖的商业地产板块,也能为拉高龙湖的整体毛利做出一点贡献了。
就盈利方面而言,可以看到,龙湖集团在2021上半年保持着核心净利的持续增长,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4.2亿元,减除少数股东权益、评估增值等影响后之核心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17.1%;同期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3.6%,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10.2%
新城控股租金收入超越龙湖
商业地产业务虽能拉高整体毛利率,但以稳健著称的龙湖在商业板块表现上,或许略逊了一筹。
龙湖做商业地产,要追溯到2003年。一块客车修理厂的地块摇身一变,变为首个龙湖天街——北城天街。5年后,龙湖开始进入城市与业态同步高速扩张的时期,在商业地产中开始崭露头角。
截至2021年上半年,龙湖商业已进入全国28座城市,累计开业商场达54座,已开业商场建筑面积为524万平方米(含车位总建筑面积为672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97.8%。
相较于去年同期,商业租金增长39%至37.1亿元,商场销售额增长100%至222亿元,平均日客流201万人次。
数据乍一看很亮眼,但拉齐跟同行对比一下,却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和新城控股旗下商业板块对比一下可以发现端倪,新城商业在项目数量和租金收入数据上直接“碾压”龙湖商业。
2012年新城商业首座城市综合体项目——常州武进吾悦落地,而今已经过去9年。
商业运营方面,新城商业2021 年上半年含税租金收入39.38 亿元,同比增长73%;而上半年龙湖商业实现租金收入37.1亿元,整体同比增长39%,比新城商业低了2亿多元。
换句话说,干的时间比别人久,但赚的却没有别人多。
而从全年数据来看,新城商业若Q3、Q4 租金与Q2 持平,则全年大概80 亿元。如果叠加新项目贡献,则有望实现年报85 亿元的租金目标;而龙湖商业在年初业绩会上定下了商业全年85亿元收入的目标。
如果加上冠寓业务,这个目标铁定完成,但单看商场运营这一项,或许龙湖商业有些被抛下了。
发展战略同是住宅+商业双轮驱动的龙湖和新城,在开业数量上也拉开了差距。
今年新开业的吾悦广场足足有33座,到今年底累计开业的吾悦广场达到95座,若加入今年新增委托管理在营项目5座,数量达到100座。而今年上半年,龙湖商业仅五座天街如期开业,累计开业商场达54座。
不可否认的是,龙湖也算是规模房企里净负债率最低的企业之一了。
对净负债率的严控,龙湖一直业内有名。2021年上半年,龙湖把这个数字定格在46%,这十年来,龙湖也始终只肯让它在60%上下浮动。
中报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龙湖综合借贷总额1918.2亿元,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21%,平均贷款年限为6.18年。
4.21%这个数字低于保利、招商,直追中海、金茂。龙湖的平均借贷成本已经连续5年低于5%,远低于行业水平的借贷成本。
上半年,龙湖集团成功发行两期公司债券,合计融资金额60亿元。
其中,于2021年5月成功发行的30亿元公司债,五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为3.50%,七年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为3.93%。
龙湖集团债务结构合理,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为9.5%。期后,今年8月份,龙湖发行2021年第三期公司债,发行面额总额为30亿元,其中,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降至3.35%,七年期票面利率降至3.7%。
赵轶则透露,“今年下半年,龙湖仅剩20亿人民币付回售权的公司债到期,基本没有再融资压力,未来将继续保持融资管理的主动性。”
截至2021年中期期末,龙湖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994.7亿元,同比增长27.8%,为资金调配、精准判断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不过,一市财经发现,2020年底龙湖综合借贷为人民币1673.7亿元,半年内借贷总额增加了250亿,这债务增长速度着实有些凶猛了吧?
毕竟,商业、租赁等业务,对资金的沉淀力度不容小觑。以龙湖的“冠寓”为例,发展至今已投入近200亿规模的资金。
一市财经看了龙湖集团的年报后,一方面十分期待看到龙湖这样的“优等生”如何在大环境变化中,寻找企业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感叹再好的企业也避免不了大环境的影响。
在技术方面,吴亚军也有着极大兴趣和热情,龙湖也早已着手转型。2017年末,龙湖开始做数字化转型,组建了1000多人的DT(数字科技)团队,与整个集团总部的人数相当。如今,各个业务条线已经在使用这个团队打造出的产品。
吴亚军在会上表示,龙湖一直绿色建筑、环保等领域内容,在该领域有200多项专利以及软件技术,每年投入超过20亿,要持续做环境友好、社会友好的企业,未来龙湖将保持对技术热点的。
财报显示,截至年中,龙湖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超8000万方,未来更以绿色建筑全面覆盖为目标,启动低碳发展策略完善运营体系。
然而,龙湖大力发展数字化也没能解决业主维权难题。
在2019年8月的龙湖地产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一名龙湖地产的股东就站起来哽咽地向吴亚军提问:“您知不知道龙湖在长沙已经成了维权的代名词了?”
龙湖集团在长沙开发的其它楼盘先不做评价,“映客龙湖”楼盘业主维权事件最近度很高。据了解,7月4日,“映客龙湖”业主们在营销中心门口打出的维权横幅,但很快就被强行抢走了。
业主朋友的讲述以及上图所示的业主倡议书,表达的是客观事实还是对事实的误解我们不得而知,在此也不做过多评论。
无独有偶,西安龙湖也不安稳。有业主反映龙湖景粼天序项目存在绿化缩水、车库多处开裂破损、外墙脱落等问题。不过,西安龙湖于近期给出了回复,表示回对社区进行“品质提升”。
此外,在今年年初,也有晋江龙湖紫宸三期的业主爆料称:花钱买龙湖嘉天下商品房结果是安置房的配置,小区周围就种几棵野树野花,大面积用塑胶代替花草覆盖地表,所以业主拒绝收房。结果龙湖交房第一天就雇佣“保安”上阵和业主对峙。
调控,来了还会去,楼市,凉了还会热。而品牌,一旦砸了,就回不来了。
但地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白银时代也会很快过去,或许地产未来也不会再有什么时代。
虽然增速不在,但是改善需求的市场依然庞大。房地产市场早已告别规模为王的时代,迎来了质量为王的时代。
- 上一篇: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向其委托的证券公司申请
- 下一篇:辉立证券出金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