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股票期权费用会计处理

时间:2021-09-15 21:05

  超急!!!!!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期权的分类
按照期权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看涨期权(可以买入标的物的权利)和看跌期权(可以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另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分类标准:
1. 按照行权日期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和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
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的到期日行使权利,和欧洲没有任何关系。
美式期权:在到期日以及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行使权利。因为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要有利的多,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美式期权的权利金一般要比欧式的高。
2.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进行的分类(1):商品期权(Commodity Option)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
商品期权:指标的物为实物的期权,如农产品中的小麦大豆、金属中的铜等
金融期权:指标的物为金融商品的期权,如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等
3. 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进行的分类(2):现货期权(Physical Option)和期货期权(Futures Option)
现货期权:标的物为现货的期权
期货期权:标的物为期货合约的期权
4. 按照交易场所的不同进行的分类:场内期权(Exchange-Traded Option)和场外期权(Over-the-Counter Option)
场内期权:像期货合约一样,在交易所上市并进行交易的期权,合约内容由交易所事先制订好了
场外期权:依据合约当事人间的协议在交易所以外的场所进行交易的期权,比较自由灵活
5. 按照标的物价格和履约价格间的关系进行的分类:实值期权、平值期权和虚值期权
不知楼主所说的为那种分类处理,我查了一下,按照2007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教材上的举例。期权属于28章金融工具列报里讲述的内容。
会计科目设置为:衍生工具—看涨期权 衍生工具—看跌期权
内容较多,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买一本教材对照书上的例子进行讲解,在这里内容太多不好表述。或者用
“会搜”进行查询,内容丰富

  编制有关股份期权的会计分录

  2007年末
100*(1-20%)*1000*15/3=400000
借:管理费用4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000
2008年末
100*(1-25%)*1000*15*2/3-400000=350000
借:管理费用3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50000
2009年末
(100-8-7-10)*1000*15-35=375000
借:管理费用37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75000
行权
借:银行存款5*75*1000=375000
资本公积-其他400000+300000+375000=1075000
贷:股本75*1000*1=75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375000

  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借:股本-库仓股
贷:长期应付款-股票期权。

  期权成本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怎么计算的

  根据一项统计,在美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中,基本工资占38%,浮动薪酬(资金)占26%,股票认股权占36%。在我国缺乏长期激励是上市公司薪酬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统计,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本持股的占58.96%,本持股的总经理占65.68%,而且,目前经理人员持有的这些股票也主要是以内部员工股的形式存在,目的是融资,而不是激励。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实行员工股票期权形式的公司激励计划。
对股权激励是否要确认相关的费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反对确认为费用的观点有:(1)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质是现在的股东将他们的一部分所有者利益转移给员工,因此企业并没有参与这一交易。
(2)企业员工已经得到了企业以支付给他们的薪水、奖金和医疗保险等,他们是无偿得到这种股票期权的。
(3)企业在以股票或是期权支付员工的劳务时既不要支付,也不要耗用资产,因此企业没有负担任何成本,也就不应确认任何费用。
(4)这种由于特定的股权激励所产生的费用,同准则制定机构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定义是不同的。概念框架中将费用定义为在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降低,通常表现为资产的消耗、流出或是负债的增加而导致权益的降低,而不包括那些对股东的支付。这种特定的股权激励所产生的费用,既没有导致资产的流出,也没有导致负债的增加,而且,由于员工提供的劳务往往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劳务的消耗也不能视作资产的消耗。(5)由于股权激励所导致的成本已经包含在被稀释的每股收益中,如果再在利润表上确认由此导致的费用,将会导致每股收益被重复降低。
(6)如果要求对以股票或是期权支付员工劳务发生的费用进行确认,会导致更少的企业采取股权激励,这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

  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借:股本-库仓股
贷:长期应付款-股票期权。

  公允价值下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及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及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例2]2005年12月15日,ZM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决定向其20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0份股票期权,该股票期权合同规定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从2006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够以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100股本公司股票(股票面值1元)。该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的5年。公司根据B-S模型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ZM公司,ZM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第四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
1、由于该股票期权在授予后不能立即执行(3年后执行),因此在授予日(2005.12.15)不做会计处理。
2、在等待期(2006.1.1-2009.1.1)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及资本公积。
(1)2006年末,确认当期取得的服务而产生的费用
借:管理费用16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60000
(2)2007年末,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进行调整
借:管理费用18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00
(3)2008年末,根据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数量确认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12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5000
3、在可行权日(2009.1.1)之后,虽然又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导致4000份股票期权失效,但企业将不再对已确认的相关成本或费用及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4、在可行权日(2009.1.1)到行权有效期截止日(2010.12.15),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为简便起见,假设剩余的管理人员在同一行权日全部行权,则实际行权的数量为27000份[(200-20-10-15-20)x200].实际股票期权的价值为405000元(27000x15)。
(1)公司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获得股票期权所需股票
借:银行存款27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5000
贷:股本27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48000
(2)公司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取得股票期权所需股票
《公司法》规定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只能从企业税后利润列支,因此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如下[假设回购日公司的股票价格为25元(10+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7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37500
借:库存股337500
贷:银行存款337500
管理人员行权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3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5000
贷:库存股337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2500
5、在股票期权有效期的截止日(2010.12.15)如果全部或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行权而失效或作废,应在行权有效期截止日将其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不冲减成本费用。由于第四年20名管理人员的离开导致4000份股票期权失效,根据其公允价值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