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国内国际主要期货品种

时间:2021-09-15 13:26

  国际期货交易所有哪些以及交易品种知识大全

  国际期货交易所有: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韩国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
国内4家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20多个,覆盖金融,能源,粮油,养殖,化工,制造等众多行业领域,今后还将陆续推出各类新品种,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上海期货交易所:
黄金,铜,铝,锌,螺纹钢,线材,天然橡胶,燃料油
大连商品交易所:
黄大豆,棕榈油,豆粕,豆油,玉米,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塑料)
郑州商品交易所:
白糖,棉花,小麦,菜籽油,早籼稻,精对苯二甲酸(PTA)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沪深300指数期货等
国外的就太多了,在这不列举了····

  国内国际主要有哪些期货交易所

  国内期货交易所有5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能源交易中心。
国际上主要的交易所有:纽约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业集团、伦敦金属交易所、洲际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布尔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等。

  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有什么区别

  国际期货是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期货交易,以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交易所内的产品为常见交易期货合约。
首先表现在手续费方面,国际期货手续费较低,双边收费,有灵活性,国内期货手续费较高,操作比较慎重。
国内期货交易时间是4小时,交易门槛低,资金便捷,5-10倍(就是所谓的保证金交易),缺点相对交易量小,交易不连续,交易时间短,交易量受限,易受国内政策影响。
国际期货几乎具备国内期货所有的优点,交易量大,24小时制(日橡胶最少,8小时),交易市场多。缺点是资金不方便,受汇率影响,交易门槛高。
对比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来讲,主要还是要投资者认清期货市场的本质属性,掌握交易规律,避免交易损失。所以投资期货市场一定要对比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的不同点,加以区别进行投资。

  期货有哪些种类

  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商品期货中主要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包括基础金属与贵金属期货)、能源期货三大类;金融期货中主要品种可以分为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包括中长期债券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

  所谓股指期货,就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通过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所谓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 它可以回避银行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利率期货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通常,按照合约标的的期限, 利率期货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两大类。

  所谓外汇期货,是指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它是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目前,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法国法郎、荷兰盾等。从世界范围看,外汇期货的主要市场在美国。

  拓展资料:

  所谓金融期货,是指交易所按照一定规则反复交易的标准化金融商品合约。这种合约在成交时双方对规定品种、数量的金融商品协定交易的价格,在一个约定的未来时间按协定的价格进行实际交割,承担着在若干日后买进或卖出该金融商品的义务和责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动荡不安,利率、汇率、股市急剧波动,为了适应投资者对于规避价格风险、稳定金融工具价值的需要,以保值和转移风险为目的的金融期货便应运而生。例如在汇率和利率的大幅波动情况下,持有者、贸易厂商、银行、企业等在现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的同时,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金额大致相当的期货合约。在合约到期时,因汇率变动造成的现汇盈亏,便可由外汇期货交易上的盈亏弥补。

  发展历史不过30多年,但金融衍生品市场因具备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等期货属性而迅速抢占了原有的金融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金融期货等衍生品成交规模在期货交易中的比重已从1976年的不足1%,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在世界各大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交易活跃的外汇、利率、股指等金融期货合约有几十种。欧美等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成交规模近几年大幅上升,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金融衍生品成交额远远超过现货交易。

  金融期货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外汇(汇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

  参考资料何谓金融期货-中国经济网
 

  期货起源于哪

  定义: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由来、起源: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当时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0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

  什么期货,期货起源于什么时候

  期货(Futures)与现货相对。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对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最初的期货[1]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 期货大会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