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而炒业绩的是看得到未来段时间内公司能够释放

时间:2021-09-08 08:47

  最近的煤炭、钢铁趋势走的很强,包括这段时间走起来的中字头基建,市场已经不再是只涨锂电、光伏,而芯片也已经是弱了很久,盘面的在转向沪指这边。

  但总体来说市场始终在围绕碳中和这个大主题在展开,前面光伏锂电,现在的煤炭钢铁,都离不开碳中和。

  煤炭、钢铁因为政策约束的原因,供给上减少,而需求扩张遇见供给约束,价格自然大幅上行,公司的利润就大幅提升,这是根本原因所在。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市场风格问题了,早在8月初的时候,锂电中有就开始在高位反复震荡回调,大涨的主要是一些锂电上游材料,到了9月份整体那边涨多了,而煤炭、钢铁在这个过程中是属于强势震荡,现在变成加速上涨而已。

  磷化工今天出现了涨停潮,关于这个细分方向,早在8月19日的时候跟大家聊过了,现在是兑现逻辑的时候。具体大家可以去同名公众号回顾一下8月19日的复盘,里面讲的很透彻,没吃到这波利润好好反思。

  光伏预计进入四季度后之后,需求确定性会放量,而八月底到九月初光伏的这波上涨就是炒这个预期的。上半年价格向上,但是需求还在萎缩,可以看做是通缩状态(价增量缩);7、8月份的排产明显向上发展,可以看做是从通缩变成“量价齐升”的状态。

  四季度确定性比较强,强需求会持续到明年一月份。但这个强需求的前提条件是硅料价格要稳定,不能出现像今年上半年的大幅涨价,从而才能确保行业会稳定的放量,否则会重蹈上半年的走势。

  回顾一下光伏的这波上来的路线是怎么走的,最新是从逆变器和组件的领涨,这两个细分方向的主要逻辑海外的强需求,8月份之后炒到hjt,电池技术的创新,伴随着一起上来的辅料光伏玻璃、胶膜,以及最近走势比较强的硅料、eva粒子。

  整个炒作周期还是比较清晰的,但主要还是大方向的行业趋势向上的逻辑。

  所以大家要记住一个观点就是,行业趋势向上不变,那么股价向上的趋势也不会变,就是中间的过程是坎坷的。遇到风口则是加速上行,享受溢价;遇到低迷,或是进一退二,或是慢慢阴跌,但修复的时候是反弹最猛的方向,典型的就是昨天消费、医药的反弹,涨势最凶的就是基本面景气度最高的cxo。

  聊聊锂电池目前市场比较的两个产业趋势,一个是大圆柱电池,一个是磷酸锰铁锂正极。

  关于大圆柱电池,就是去年9月马斯克宣布的一项“颠覆性”的计划,即大号码的4680圆柱电池。

  据特特拉表示,大圆柱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每千瓦时的成本会降低14%,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可提高16%。这些数据只是理论上的,但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是肯定的,电池升级无外乎就两个性能,一个是能量密度,另一个就是安全性能。

  在今年7月27日,特斯拉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电线圆柱大电池,就要量产装车了。

  最近的新消息是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厂商。

  简单的说就是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能够大幅提升,现在目前主要是特斯拉在主导,国内部分公司有参与一起搞这个事情,目前业内的观点是,大圆柱电池被列为技术趋势之一,预计会在2023年量产。

  磷酸锰锂与磷酸铁锂结构相同,均为有序的橄榄石结构,因此同样拥有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磷酸锰锂拥有较高的电压平台(可以达到4.1V左右,显著高于铁锂3.4-3.5V)和与LFP相同的理论克容量,因此相当条件下其理论能量密度比LFP高15-20%,被认为是磷酸铁锂升级版。量产后的 LMFP材料成本与LFP接近。

  德方公开资料表示:新型磷酸锰铁锂已开始送样,1-2年后产业化,叠加正极补锂技术,能量密度提高20%,循环寿命可达1w次。

  就目前磷酸锰铁锂来说,德方纳米是走在最前方的,而最近德方纳米这么牛的走势有一部分原因是反应这方面的预期,今天当升科技的大涨也是受益于此,因为目前这两家正极公司在磷酸锰铁锂均有布局。

  另外一些锰资源因为这个走势比较强,就是纯炒作了,因为量产要在2年后,也就是目前这些材料是下一代磷酸铁锂电池的升级版本才用得上,现在压根用不到。

  按照我大A的尿性,半年可以把股价走到2025年,问题是目前的部分锂电中上游材料是能够用业绩来兑现涨幅的,锰资源呢?一把炒作上去,到时候就是怎么上去,然后又怎么下来。

  所以,短线趋势、情绪在可以玩耍,半醉半醒,但行情进去震荡调整时就要赶紧撒腿跑了。

  总的来说,这两个细分方向是产业比较前沿的方向,但目前都只是炒预期,距离量产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梳理一下这些基本面是为了知道哪些是炒概念,哪些是炒业绩,而炒业绩的是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能够释放利润消化高估值,而炒预期的就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