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10年国债中美利差,股债收益利差
1:美国1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0万美元,择债券持有人每半年可得到的利息是多少
美国10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0万美元,择债券持有人每半年可得到的利息是:
=100000*6%/2
=3000美元
2:美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
那个就是利率,利率和价格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它不停地变。对于固息债的话,发行时票片利率就固定了
3:10年国债收益率大概有多少
怀抱着“不要倒在黎明前”的坚持,却遭到市场的当头痛击。13日,债券交易员小李看着蹭蹭上行的国债收益率欲哭无泪,当天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至3.98%,再度刷新逾三年新高,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大跌幅达0.67%,期价继续刷新历史新低。
“市场并没有新增利空,甚至10月金融数据全面低于预期,对债市有一定利好,但还是跌成这样,只能说明投资者情绪还是很脆弱。”小李表示。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影响债市的核心因素仍然是基本面和政策面,在经济平稳短期难证伪、通胀预期升温、监管担忧难消的环境下,利率债调整依然难言
结束,尤其市场情绪脆弱可能导致市场再度加速下跌。但在经历10月以来的大幅调整后,利率债配置价值继续提升,商业银行增持迹象较明显,倘若经济数据明显
回落、配置力量逐步显现和金融监管落地信号出现,交易性机会仍值得期待。
莫名大跌再现
短暂盘整近两周后,债券市场再现剧烈调整。
周一(13日),10年国债活跃券170018开盘就上行2BP报3.94%,这一收益率水平正是10月底创出的本轮调整新高,但空头在这一位
置并未遭遇太大抵抗,上午刚过10点利率就升至3.95%,随后缓步上行,午后加速上冲至3.98%,截至收盘,170018最后成交在3.98%,较前
收盘价上行6BP。
当日国开债跌势更明显,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70215早盘小幅低开于4.6%,早盘震荡上行近6BP至4.6575%,午后又大幅上行约
3BP至4.69%,尽管低于预期的10月金融数据公布后,收益率一度出现小幅下行,但最终仍成交在4.6875%,较前收盘价大幅上行逾8BP。
“今天也没有什么利空,感觉10年国债收益率莫名其妙就要突破4%大关了!”盘中,交易员小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此前的10月30日,也是在没有明显利空的情况下,债市期、现货加速下跌,10年国债收益率盘中最高升至3.94%,刷新本轮调整以来新
高;10年国开债活跃券170215单日上行幅度达到10BP。随后的两周时间,市场陷入了盘整,10年国债收益率主要围绕3.87%-3.89%区间震
荡。然而,就在小李预想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4%有难度,或可尝试小幅抄底之际,债市又一次“打脸”多头。
恰如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此前所言,债市的境况并没有明显改观,寄希望于大跌后做左侧的投资者再一次感受到“空手接白刃”的痛楚,市场无情地证明,“超跌”并不是“抄底”的理由。
利空仍未“走远”
综合最近两周的信息,债市情绪偏弱并非没有理由。市场人士认为,经济韧性较强、通胀预期回升及对流动性和金融监管的担忧,仍在对债市产生负面影响,在配置需求偏弱和利好催化缺失的背景下,利率债调整依然难言结束。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实质上对债市利好多于利空。其一,10月PMI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至51.6,不及市场预期的
52,为债市提供喘息机会;其二,10月进口同比增长15.9%,出口同比增长6.1%,双双不及预期的17.5%和7%,贸易数据不及预期一度带动市场
情绪好转;其三,最新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全面低于预期,10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8%,预期9.2%,前值9.2%,10月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
民币贷款分别为10400亿元和6632亿元,预期则分别为11000亿元和7830亿元,数据公布后,10年国开债收益率也一度回落约2BP。
上述经济、金融数据表现疲弱,显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犹存,对债市情绪有所提振,然而,如市场人士所言,从历史季节性规律来看,10月经济数据较
9月有所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很难给市场带来更多积极信号,且此前的经济增速放缓一致预期屡屡不能证实,导致投资者心态上要“见了兔子才撒鹰”。
其次,上周公布的10月通胀数据高于预期,令部分市场人士对通胀的担忧升温。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1.9%,略高于预期值1.8%,为今年以来的次高;10月PPI同比上涨6.9%,涨幅持平于9月,高于预估中值的6.6%。
“目前看来,明年通胀中枢有进一步抬升的概率,通胀的基本面也可能成为影响接下来债市投资者情绪的一个风险点。”兴业证券表示。
再者,政策面上,监管层最近再度强调金融防风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可能预示未来各项监管政策将逐步落地,且不排
除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台重大监管政策的可能性,倘若像市场预期的那样政策力度较大,很可能利空债市;当然,若监管力度不及此前市场预期,监管预期差也可能带
动债市反弹。
此外,随着海外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也引发了债市对资本外流或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不过目前来看,多数机构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弹性较好、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中美利差保护足够的背景下,海外政策收紧对国内债市的影响将相对较小。
总的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待观察,然而市场对通胀和监管的担忧挥之不去,在市场情绪不稳的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债熊的余威显然未散。
何时才有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10年国债逼近4%关口,市场对利率债配置价值的讨论也有所升温。事实上,近期不少商业银行已开始主动增持。
从中债登、上清所公布的10月托管数据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10月份大幅增持利率债,其中增持了1560亿元国债,创有史以来单月净增持最高,
并增持了191亿元政策性金融债、2100亿元地方债。此外,10月份城商行合计增持债券922亿元,品种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地方债;10月
份农商行合计增持债券968亿元,包括379亿元政策性金融债、171亿元地方债和121亿元国债。
“10月份银行对于国债的托管增量再创新高,10月以银行为持有主力的国债交易量和交易占比也非常平稳,波动较小且未现下行趋势,这一方面反映
出银行认可债券当下的配置价值,同时也反映出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仍在,银行目前的配置风格仍显被动和观望,主动入场的意愿不强。一旦后续监管政策落地且相对
平稳或者基本面下行趋势重新确认,银行对债券的配置力量或将继续发力,为债券收益率的归位推波助澜。”中泰证券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前期债市的暴跌与脆弱的市场情绪相关,配置户对市场利率的认可将有助于整体情绪的改善,然而在经历频频重挫之后,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在没有更明显的利好出现之前,债市调整难言结束,由此趋势性或交易性机会都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
覃汉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本轮下跌趋势如果能够终结,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下跌幅度足够大。大的趋势上看,债市正处于第五主跌浪过程
中,相对于前两浪50-70BP的幅度,第五浪的上行幅度在30BP左右,后续仍有较大上行空间。二是潜在利空显性化。市场出现一轮“熊市反弹”的条件,
是“隐性”利空走向“显性化”,并且被大部分市场参与者消化。
那么何时会有交易性机会对此中金公司指出,也许可以看看年底和明年一季度,这阶段最确定的是供求关系改善。从供给端,一季度一般都是债券发行
淡季。届时一个最积极的变化就是保险“开门红”,将带来债市的配置资金。银行类机构“表”的约束减弱,加上债市相对性价比显现,配置力量有望增强。此外,
美联储12月份加息、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年底资金面会否紧张、金融监管政策等都有望在届时证实或证伪。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市场所担心的诸多风险点,未来都存在预期反复的可能,密切关注新的“预期差”出现,有望在年底阶段达到顶峰。对配置盘,量比
价更重要,重要的是收集到足够的筹码,应该积极把握每次调整带来的配置机会。而对交易盘而言,仍需要承受较大的波动风险,耐心等待年底到明年一季度时点可
能出现的交易性机会。
国债也有风险。
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数据。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至6.41%,创2002年3月以来新高。
交易员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信贷市场对澳洲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升温。
瑞士信贷称,目前
5:长短期国债利差
其实你的问题里面已经有答案:“长期国债因为期限长会有折价现象既收益率高,所以长期国债收益稳定且收益率高,可以躲避短期风险。”买长期国债就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如果购买了短期国债,很快就到期了,到那时经济出现停滞,到期的资金如何使用既如何规避风险呢那时再去买长期国债可能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因为买的人越多价格也会慢慢提高,收益率也会降低的,以后买肯定没有现在买划算吧!
6:中美利差收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冲动”会升温,加剧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商学院金融学刘勇 0309010086
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首先要客观分析它究竟有哪些利和弊,然后才能得出比较公正的结论。
能刺激消费、缓解贸易摩擦
人民币如果适度升值,可以给我国带来四大好处:
第一,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你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说,花同样的钱,将能够办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买进口车或其他进口产品,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2004年,我国进口的成品油均价较2003年上涨了30.8%,钢材上涨了43.7%,铜材上涨了50.4%,铁矿石上涨了1倍多。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鉴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简单地说“不”,看似振奋人心,实则于事无补。因为这会不断恶化我国和它们的关系,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设置障碍。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不利吸引外资、影响市场稳定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将会带来五大弊端: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改革现行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为深层的背景上考察。
现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1994年确定的。钉住美元的好处是可以将我国国内价格锚定下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外贸发展和外资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对外部经济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如果仍墨守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将很难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据此使人民币适度升值便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政策选择。
至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适度升值虽然会对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要看到我国出口产品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是很强的,即便人民币升值10%,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优势。再说,升值可以促使企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挖潜革新来提升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出口结构与我大致相同的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取得了骄人的增长业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又如,适度升值虽然会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但通过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币种、调整储备形式等措施,亦可将这一威胁减至最小。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第一,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第二,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四,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人民币升值的坏处:第一,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第三,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第四,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第五,中国经济有可能失控。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第一,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扩大就业,增强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人民币升值利于清偿外债,促进外商间接投资 。第四,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增强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第五,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实现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第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海外经援有利。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 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缩水 如上所述,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对策,就能像以往一样,充分利用升值的正面影响,克服升值的负面影响。为此,坚持实现小幅度的升值和不断完善管理变动汇率制非常重要。此外,避免对策失误,清醒对待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冲击,制定与大国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对美国有利,但是长远来看经济前景似乎更加黯淡。对于美国制造商而言,此举最为显著和直接的影响就是暂时缓解了便宜的中国进口商品的激烈竞争。对美国利率的影响。伴随币值重估,中国宣布人民币将与包括美元在内的一篮子货币挂钩。因此,中国可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重新调整外汇储备。此举可能推升美国利率,尤其人民币可能进一步升值。收益率回升可能损害与之高度相关的美国经济。关税和限制将损害美国利益,抑制消费者购买廉价商品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关税对美国制造商的保护。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人民币如果贬值,“钱不值钱”那将会带来我国整体的物价水平上升,也就会直接降低我国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也有直接影响。人民币贬值后会造成国内资本的外流。人民币贬值会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对的宏观调空产生一定压力;人民币贬值势必会使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外汇储备进一步上升那么因为外汇贬值而给中国外汇储备造成损失的风险就越大。外汇储备上升必定会使资金大量闲置无法发挥经济建设的作用;贸易顺差的加大必定造成中外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贬值也不利于中国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方向的发展。当然会有支付能力上升,财富积累的优势。
人民币贬值对美国的影响:出口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会更低。由于人民币贬值,外资一进入中国就会缩水,回影响外商投资积极性。只有健全人民币汇率体制,让人民币随市场健康波动才是最有利的。
- 上一篇:怎么区分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基金
- 下一篇:期货证券基金从业资格哪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