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陕西全通实业集团认为
前不久,发改委向多部门发出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动力电池等新型废旧产品产生量大幅增长,回收拆解处理难度较大。而规划的重点工程和行动中,就包括了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动化热潮迭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
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而最新一批的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已处于退役期。从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高达20万吨(约25GWh),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超百万量级。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诸多企业开始在动力电池产业中布局,除此之外,原材料价值也是厂商瞩目的一大原因。业内人士指出,通过电池回收再利用,厂商可以在避开价格波动影响下,获得锂、钴、镍等原料,这些原料的回收价值较高,吸引着诸多企业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中。但是就如今的市场状况而言,陕西全通实业集团认为,目前我们国家急需快速建立相应监督与立法,保证使用完毕的电池能够顺利回到生产厂家或者回收企业。同时,电池生产与使用的监督体系也要形成,出厂后溯源、使用跟踪和使用完毕电池去向,都需要一整套的监督机制。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除了加强生产者延伸制度的落实外,未来仍有三方面工作需要继续完善:一要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二要制定政策,补贴或者奖励积极参与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同时打击不合规的回收;三是加快企业的智能化设备改造,提高电池回收利用效率,通过规模效益降低回收成本,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有效保障,由此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高、利润低的行业难题,引导电池回收利用进一步规范。
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和打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为主导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在2019年,陕西全通实业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及新能源动力资源的研发,并联合建立了陕西首条动力锂电池生产回收示范线,就锂离子电池破解回收、长程回收、近程回收、超临界回收、氢氧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技术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通过一系列科研突破,努力实现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规模化运营。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动用科研资源,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展开科学技术研究,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大规模实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能在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动力电池回收溯源方面,陕西全通实业集团通过旗下新未来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的的充电桩,对车辆电池状况进行检测,通过新未来动力充电为车主提供电池使用情况分析报告,进一步为电池回收提供相关数据支撑,从而形成庞大的车辆监测系统,为动力电池回收提供数据参考,保障动力电池回收的正常推进。同时通过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旗下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专业性互联网+物流全产业链化运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核心技术,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共同搭建物流产业数据平台,实现车辆及其配件的数据库搭建,为信息追溯和查询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
对于动力电池回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动力电池量的增长,电池的基本规格应尽可能统一,为储存、拆解及安全性等多环节带来收益;而实现回收利用规模化和自动化也很重要。这些规范的建立,需要国家带动发展,进行政策扶持,同样也需要各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共同维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稳定,共同发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 上一篇: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
- 下一篇:经过近期尤其是上周市场的杀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