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我们仍然坚持成长的逻辑

时间:2021-08-24 12:27

  仅看沪深300指数的技术结构,争议会非常大,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引出极为恐慌的行为。日线看,五雷轰顶;周线看,三线交叉下跌;月线月均价线。这些技术结构,无不都反应出再跌下行的技术趋势。

  就短期表层现象看,的确是如此。但我们以长期结构推演,仍然给出持续盘跌空间有限的积极判定,主要在于96周均价线月均价线均保持绝对上行态势,逻辑上具备支撑稳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反攻动作。

  而且在K线结构上,我们认为周K线和月K线的关系,也都分别给出当前位置关键的组合关系,具有平稳市场的有利指向。同时根据上述长周期均价线移动关系,也都自然上行至4600点之上,据此推演和上周五收盘位置,空间相对不大。

  当然,虽作出上述大胆预判,但要轻松操作获利,也并非易事。日线结构相对无底气,毕竟周和月K线形成是要跨距多根日K线,这就使得日K线上变数多,微观层面的变化容易引发短期情绪波动,这会给操作带来一些困境。

  按照我们对技术结构的常态思考,在没有真正出现向上有效跃升,并构成突破态势前,不必过于激进,以待向上突破的积极信号确立,再顺势切入,都是可以的。不用患得患失,不然任何震荡,都会让自己失去理智的判断。

  在可控的总体策略之下,可以把心思放在个股上,研究挖掘符合自己投资思想和理念的个股,并主动进行组合配置。在投资方向上,我们仍然坚持成长的逻辑,业绩确定性驱动,这仍然会是未来若干个季度的投资路径。

  按照当前时间点考虑,三季度陆续完成,进入第四季度的业绩展望,这就会带来全年度的考虑,从而更早进入年度业绩驱动影响范围。以目前看,半导体芯片、资源有色等领域的确定性增长无疑,多数企业会带来全年业绩高增,都可以继续跟踪。

  双碳下的投资逻辑也非常明确,新能源的远期目标,都会催生新方向的投资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光伏的高投入占比,会加大企业业绩释放,整个产业链都充满着较大的预期空间。氢能、风能等产业链,都具有类似的道理。

  还有,在双碳的影响下,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这会使得头部企业实现更大市场份额的扩张,这也会加大利润向头部企业靠拢的现象,这类企业的增长预期也值得,钢铁、水泥、煤炭、冶炼等等细分领域都可以选择。

  再者,就是过去半年以上的时间里头,都是持续下跌的蓝筹类股票,特别是消费属性强的板块,过去一二周里头,已经有部分个股出现低位脉冲现象,这类股票逻辑上也有平稳预期,一旦实现低位反转,这类个股同样可以积极一些看待后续发展。

  我们也可以乐观看待军工领域,过去一段时间走势很积极,趋势性特征也发展出来,而且许多个股进入较强态势,随着业绩驱动加强,同样给出了比较积极的指引。还有通信领域,物联网领域,智能汽车领域,都可以作出符合个人的投资选择。

  总的而言,我们认为,市场的投资方向和逻辑比较明确,主要还是看自己要赚什么钱,有什么能力赚到自己想要赚的钱,又如何来实现自己的资本增值,坦言,这些是真正的自我认知和市场相结合的核心逻辑,真正影响个人绩效的长期基础。

  本周来讲,变数多,技术多变性,容易引发超预期演变,但总体不惧回撤,只是要如何应对,因人而异,也要精确定位和选择,缺乏长期信心的投资者反而要多加小心,喜好短线波段交易的投资者可以低买高卖,并作好长线趋势向好的积极准备。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