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经济

才能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

时间:2021-08-24 07:31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也意味着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上升至国家层面。

  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公布了三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

  据《科创板日报》统计,其中有85家“小巨人”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包括金博股份、纳微科技、国盾量子等,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6%。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

  根据工信部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即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7月27日,刘鹤副总理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将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根据工信部《关于开展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

  具体包括: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根据财政部、工信部今年年初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2021—2025年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小巨人”

  作为入选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金博股份总经理王冰泉对《科创板日报》表示:“我们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评选有利于鼓励企业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一点做深做精,有利于引导企业按照稳健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强做大,从而形成中小企业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的发展转型,提高中小企业的存活率与发展后劲。获评小巨人是荣誉,是鼓励,也是动力,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度,提高了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期望各级机构持续小巨人的成长,按照隐形冠军的要求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常青树。”

  高瓴投资的纳微科技于今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认为,走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之路,将成为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决胜着力点和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要主导任何战略性产业,促进国家经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是靠依赖投资更多的下游巨无霸组装和加工工厂,而是需要培育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部件的上游隐形冠军企业,从而在重大产业上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

  同样是第二批入选的国盾量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其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国盾量子很荣幸可以入选该名单,我们将更有力量进一步推动国盾量子高质量发展,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把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不断转化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程应用,推进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