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财经

经济常识:股票低位有利好不涨反跌,利好股票又

时间:2021-08-20 01:37

  1:股票低位区域出行业超级大利好,第二天不涨反跌,说明什么问题

  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时,股价一般都应该会上涨,但是其实不然,市场上的各种情况互相影响,消息的时效性也有先后,仅靠利好投资股票过于想当然,出现利好却下跌的情况比比皆是,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利好消息滞后,主力通过公布利好获利离场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利好消息最为清楚的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随后是涉及利好消息,例如协助重整、公司合并等计划的金融机构,其次是对标的行业及公司主体进行充分尽调的机构投资者,最后才是普通股民。

  上市公司和项目相关金融机构签署相关保密协议,两者都不会将企业的经营计划提前公布,而机构投资者为了赚取利润,也不会与其他投资者分享尽调得出的分析结果,市场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就成为了接受市场信息最滞后的群体。当行业出现利好消息时,很多机构投资者都早就知道并且建立好仓位,甚至可能已经在准备出货了。

  举例曾经的热门股乐视网,当他向市场释放定增48亿的好消息后,股票放量滞涨,价格不涨反跌,均线开始形成空头排列,股价跌破均线并连日创新低。在这种情势下,仍然有很多投资者认为这属于调整阶段,后市会受利好影响涨回去。

  其实乐视网的利好消息早就在普通投资者知道前被市场的专业投资者了解到并消化了,之前乐视网的股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涨幅。后续乐视网又公布了10送20的消息,又吸引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看好乐视网走势,显然后续的股价未能满足这些进场者的期望。

  “利好”非利好,主力为拉高股价引导市场解读“利好”

  市场上有些信息是各方意见不统一,容易产生分歧的,有些“利好”消息不是纯粹的利好,完全取决于解读方式。例如去年雄安新区设立消息引发的板块上涨,上涨的原因是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让一些投资者认为雄安新区当时的资本市场被低估得很严重,但市场其实是有其他声音的。

  例如很多北京人当时都不愿意迁移到雄安,因此这个政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是有分歧的,这就看市场上的主力机构是不是有引导舆论、抬高板块和个股人气的操作手段。个人投资者容易被忽悠,一旦落入了机构投资者的“利好”圈套中,就会甘心成为机构投资者盈利的垫脚石。

  市场上这样的悖论经常出现,是利好还是利空有时候不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因此所谓的“利好”出现后股价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行业不代表个股,个股经营情况才是股价走势的核心

  最后,行业的利好不代表个股的走势,每个板块都有行业翘楚,也有吊车尾的企业。一些经营出现问题,连年亏损的企业,即使出现行业利好,也依然不是投资的好对象,照样跌跌不休。个股如果出现重大负面信息,即使行业利好也拯救不了它。

  综上所述,投资者不能迷信于市场消息,且不说你听到的早已是其他投资者消化过的滞后消息,即使是第一时间的消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会有不同的市场影响和分析,个人投资者不能通过消息去猜去赌,选股的核心还是价值评估,从上市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出发。

  2:为什么有的股票,有利好消息却不涨甚至下跌呢?

  所谓利好对公司的利润增长较为有限,且大部分属于将来不可测的收益,并非现今的收入,且该股流通市值偏大,炒作极难,况且估值过高,因此主力不愿过多参与,高开低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股市大盘在多重重大利好的情况下,不涨反跌为哪般呢

  其实股票是人类发明的那么股价也肯定是人为制定的。股票只要长的话,那么大家都会赚钱,是赚钱的人有了亏钱的人肯定也会有的。亏钱的就是所谓的制定价格的人,他为了不亏钱,那肯定人生价格压的更低,这样的线:为什么利好不断,股价不涨反跌

  图中是我写的一篇关于消息面利好利空对股价影响的文章

  看看你就明白了

  5:当某一只股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你好:
1、通常,一只股票大股东减持,肯定多半是利空了
2、因为,减持一是股东套现,或者降低控股,二是股票资金上的缺乏,减低股东的持股信心
3、若是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特别是临近年底,至少可以预期年末分红不理想,更没送转姑的可能
4、但有时候,要看减持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减持给员工进行股票激励、或者投入产业创新等,则属于偏利好的成分
祝:好!

  6:大股东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大股东减持解读为偏利空,股票市场的投资原理是:当投资者看好某公司未来发债前景的,可以买入该公司股票,待公司盈利后,获取公司分红。大股东既然减持公司股票,说明大股东有可能发现更好的投资项目或者长期不看好公司股价的上升空间,基于此两点出发大股东减持偏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