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4年立法领域成果丰硕 全年审议立法项目18件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月20日召开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月20日召开。广州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回望2024年,广州在立法领域成果丰硕。“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广州,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低空经济发展条例……过去一年,广州严把立法质量关,在立法有效管用上下功夫,全年审议立法项目18件,表决13件,备案审查39件规范性文件,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立法成绩单”。
严把立法质量关
多部地方性法规在全国引起反响
“立全市工作大局急需的法,立市民群众急盼的法,立有效管用的法。”过去一年,广州人大坚持“一不写两必写”(即不写照样可以干的不写,不写不能干的必须写,不写清楚不好干的必须写清楚),严把立法质量关,审议通过的多部法规在全国引起反响。
在城市治理领域,广州敢啃“硬骨头”,为解决超大特大城市治理难题提供“广州方案”。例如针对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广州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对非法改装、超速行驶、擅闯红灯、违规停放充电、外卖骑手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作出刚性规定。广州出台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压实城市治理工作每一环节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反映城市治理问题有呼必应,派单必办。制定政务服务条例,全链条作出详细规定,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营商环境得到制度性改善。制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着眼化早化小,体现人文关怀,压实各方面化解责任。
在新兴领域,广州加快新兴领域立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数据条例,以立法推进数据依法有序流通,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对产业发展、道路测试、全域开放、商业运营、交通规则及事故责任认定等作出创新规定;制定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就空域怎么供、地面设施怎么建、空中飞行怎么管、应用场景怎么开发、安全飞行怎么保障、相关产业怎么带动等问题创设规定,力求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赢得先机。
在民生领域,广州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回应群众关切。2024年,广州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项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率先回答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难点问题,获教育部领导批示肯定,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在法规征求意见方式上,广州不断创新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例如,制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电动自行车管理立法调查问卷,点击量均超2000万人次,回收调查问卷10万余份,创历史先河。
畅通立法“直通车”
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效显著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国家立法机关,被群众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2024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广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自成立以来,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为国家立法提供高质量的立法意见建议和南沙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港澳专场立法意见征询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修正草案)》法律草案征询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草案)》意见征集座谈会……记者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揭牌以来,共开展海商法等17项立法意见征询,反馈立法意见建议150余条,率先承办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保障专题立法培训班,开展东盟国家议员研讨班参观调研等外事接待活动。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上,广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5年,广州就将全市11个区人大常委会设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全省率先实现联系点在市域范围内全覆盖。
2024年,广州增设27个基层立法联络单位,涵盖了图书馆、公证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高科技企业、高校研究所、社区居委会、镇街人大等,不断打通民意表达“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广州市共设立了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8个基层立法联络单位。
此外,广州加快数智赋能,通过智慧立法管理系统“码上立法”模块,实现立法意见“随时提”。2024年共就17件次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访问量5.4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多万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