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广东:向“新”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5-02-18 09:43:30来源:
广东资本市场如何发展?28条“硬核”举措提供清晰“施工图”

 

人勤春早。2025年新春佳节刚过,又一份事关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磅文件出台。

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更是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在1月28日就率先发布28条硬核举措,深入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推动国家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广东落地见效,为全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探路破题。新年新气象,广东早已抢先布局、鼓足干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广东答卷”。

政策暖风劲吹

A股港股齐发力

蛇年春节以来,港股与A股市场携手走强,令人眼前一亮,展现出复苏势头和市场活力。2月以来,香港股市强劲反弹,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月17日收盘时,该指数报收5499.26点,自1月13日以来强劲上涨超30%,成功踏入技术性牛市的行列。

A股市场同样表现亮眼,科技与消费板块交替发力,市场交易活跃,投资者热情高涨,春节长假后至今的9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7.89%。随着AI技术的突破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龙头股纷纷创出新高。而消费股受益于春节假期的消费旺季效应,食品饮料、旅游酒店、影视传媒等板块也表现出色,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突破百亿票房,出品方光线传媒持续涨停,2月以来累计涨幅达211.23%。

A股市场红火开年的背后,是政策暖风和科技创新的双重推动。去年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融资端、投资端和监管端等全面展开。从最新改革举措可见,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仍然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聚焦的重中之重。

纵览《实施意见》不难发现,围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实施意见》继续升级举措。无论是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还是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新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的具体举措针对性强、有可操作性。

“总体上,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内容都符合市场预期,我们将加快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发展。”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很高,科技型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明显改善,政策明确提及的八大战略性产业上市门槛或更加包容,科技型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重组有望更加活跃。

2024年,证监会先后发布实施“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今年以来,在融资端,证监会拟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并就《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募集资金监管。在投资端,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姿态持续推动资本市场生态改善。

“28条”干货措施出台

广东锚定改革新航标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今年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率先打响改革发令枪。这是近年来广东发布的首份围绕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体系高水平建设的省级文件。

从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制造强省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到加快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推动监管执法协同、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等,这一份广东资本市场发展“施工图”提出28条具体措施,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广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锚定新航标,展现了广东资本市场的新气象、新活力。

如何为科技企业提供更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广东上市公司“含新量”满满。截至2024年底,广东共有A股上市公司875家,数量稳居全国榜首。其中,近十年新增上市公司529家,43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6%。2024年,广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2900.2亿元,研发强度达2.89%。特别是在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行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进一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若干措施》,未来,广东将从上市培育、风投创投、股权退出、中介服务等方面着手,全方位、立体化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引导支持力度。通过培育科技型和重点领域上市后备资源,强化“股、债、基、期、指”等各类金融工具对创新主体支持力度,加快风投创投引导带动,畅通股权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引进培育境内外知名投资和中介机构等举措,加快金融“活水”导入广东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领域。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主力军。要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以全面巩固和提升广东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根据《若干措施》,广东将分类支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链主公司等不同市场主体结合自身优势,充分用好资本市场债券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工具,提升企业及所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能力,重点推动传统产业领域上市公司数智化改造和升级,助力广东制造强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记者观察

新春伊始,广东资本市场便展现出勃勃生机。广东省政府围绕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出台28条“硬核”举措,为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施工图”。

从数据来看,广东资本市场成绩斐然。截至2024年底,广东共有A股上市公司875家,位居全国第一;广东上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24年研发投入2900.2亿元;过去十年间,广东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1.8万亿元。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政策的大力推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一系列资本市场新政“组合拳”全方位加大了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从上市培育、风投创投等多方面,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引导。上市公司也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如中兴通讯、广汽集团、比亚迪、拓斯达等链主企业通过加快创新研发、推动数智化改造,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广东正以改革为全国探路——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平台,更成为培育新动能、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可以预见,广东资本市场在新的一年,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持续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