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5-02-20 15:47:04来源: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 结合文中插图展开丰富想象,让学生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 激发学生对收藏名画以及了解绘画艺术的兴趣。
-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养成良好的认字、写字习惯。
- 积累文中夸赞等词语,初步感受用词丰富、语句表达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并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如 “一…… 就……”“一会儿…… 一会儿……” 等句式,以及 “浓墨涂抹”“轻描淡写” 等词语的含义。
- 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同时也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 教学难点
- 使学生深刻理解小牧童敢于指出大画家错误的勇气来源,以及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可贵之处。
- 引导学生将文中所传达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3 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绘画场景的视频,提问学生:“在古代,有很多厉害的画家,你们知道哪些画家的名字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 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图片,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让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 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画家和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重点强调 “惭” 是平舌音和前鼻音,“蝇”“拱” 是后鼻音 。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比如,通过做动作理解 “挤”“拱”;利用字谜理解 “蔼”(用心听完,喝水不用口,言字旁做朋友,还带着个草字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惭愧”(因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心里不安)。
- 开展读生字游戏,如 “开火车读”“抢答读” 等,巩固生字的认读。
-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受到众人夸赞,一个小牧童却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了牧童的意见。
(三)精读课文,体会品质(18 分钟)
- 学习第 1 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 出示句子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 引导学生比较原句与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点头称赞,有钱的人还争着购买。” 的不同,体会 “一…… 就……” 的作用,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以及他的画深受人们喜爱。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戴嵩的著名。
- 学习第 2 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戴嵩是怎样画斗牛图的?
- 出示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 请学生上台用绘画工具演示 “浓墨涂抹” 和 “轻笔细描”,帮助理解词语意思。
- 从 “一会儿…… 一会儿……”“很快” 等词语,体会戴嵩画技的娴熟和作画速度之快。
- 指导朗读,读出戴嵩作画时的熟练和自信。
- 学习第 3 - 4 自然段
- 分角色朗读第 3 - 4 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围观的人是怎样夸赞戴嵩的画的?
- 出示商人和教书先生夸赞的话,引导学生理解 “绝妙之作” 等词语的意思。
- 同桌之间分角色练习朗读,模仿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语气,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 请几组同桌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重点评价是否读出了夸赞的语气。
- 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的画?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如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等进行夸赞。
- 学习第 5 - 6 自然段
- 播放一段雷声的音频,提问:“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出 “炸雷” 一词。
- 出示句子 “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 引导学生思考:小牧童为什么敢说画错了?他的话为什么像炸雷一样?
- 让学生扮演小牧童,读出喊的语气,感受小牧童的勇敢和直率。
- 出示戴嵩的话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引导学生从戴嵩的语言中体会他的虚心。
- 分角色朗读小牧童和戴嵩的对话,读出小牧童的勇敢和戴嵩的虚心。
- 讨论:如果你发现了大画家的错误,你会像小牧童一样勇敢地指出来吗?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7 分钟)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从画家戴嵩和牧童身上,你分别学到了什么?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从戴嵩身上,我们学到了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即使对方是个小孩子;从小牧童身上,我们学到了要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不盲目跟从。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做的。
- 展示一些其他画家虚心接受意见或普通人挑战权威的小故事,如《梅兰芳拜师》《哥白尼挑战地心说》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虚心和勇敢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著名画家的资料和他们的作品,举办一次 “名画欣赏会”。
(五)指导写字(5 分钟)
- 出示 “挤、抹、拱、决、价、钱、购、批、评”9 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 重点指导 “挤”“抹”“拱” 这三个提手旁的字,强调提手旁的写法:横画要短,竖钩要直,提画起笔在竖的左边。
-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表扬书写工整、美观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生动的情境创设,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品质。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应多提供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文本与生活相结合。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